新课改理念下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策略
张永文
百色市右江区第八初级中学 广西百色市 533000
摘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一全新的要求,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以多种方法构建学习者中心,注重方法与过程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当今教学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高效教学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高质量教育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应进一步扩展体育功能和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高效教学[1]。
一、更新认知,重塑体育课堂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体育课堂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常常将体育教学定位在考试层面,致使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培养体育学科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端正思想认知,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的地位,并紧紧围绕体育学科素养的内容,重塑课堂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应肯定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基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要能够增强体魄、锻炼身体,还应舒缓压力,通过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唯有肯定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科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该改善体育课被文化课占据的现象,以保证体育课的教学时长。另一方面,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立足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发育情况、心理特征、性别等,制定出与之相契合的体育教学目标,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并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满足初中生的体育学习需求[2]。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但是在当前很多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都先给自己树立威信,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不仅让学生降低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还会让学生误解体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样也不利于良好课堂学习环境的构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初中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教学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3]。
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体育课外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知识比赛,并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让其在比赛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借由这些活动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这门课程,进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让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先找寻答案,进而通过不断的肯定和赞美,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肯定,这样学生才能愿意打开心扉和教师做朋友。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学习,还能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三、做好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是否能充分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动力,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而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成为教师首先需思考的问题。相比知识类学科,体育活动式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激趣效果,但并非所有体育课程都在课外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就需以合适的情境导入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初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人体与运动”这一节,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播放NBA的精彩集锦。然后询问:“他们在球场上纵横驰骋,是凭借什么完成的?”以此引入运动系统的概念。而在骨骼和关节的介绍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导入。相比单纯的文字,视频无疑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之后的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发现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这样,通过合理的导入情境,教师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为学生中心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调查,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兴趣与游戏相关,在中小学阶段,游戏教学本身就有着较强的激趣效果,相比普通的体育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参与度也较高。在体育活动中,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田径、篮球运球、足球的颠球等一系列的练习项目都很难第一时间就激发学生兴趣。游戏与这些活动的结合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参与活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积极度。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将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
例如,在“短跑”这一运动中,在教授了正确的跑步方法后,教师可以开展简单的追拍跑游戏。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前后学生相隔1.5米,在听到起跑口令时,学生需以蹲踞式方式朝一个方向奔跑,在不同区域追到前方学生的人获得不同的分值,得分最高的学生为胜利者。而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在“短跑”这一课,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落实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积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好激趣环节,并将正确的学习和评价方法以及良好品德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才能切实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满足当今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潘多.对新课改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1):182.
[2]高博涛.初中体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0(27):79.
[3]卢勉.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07):1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