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袁巧鸿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和平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36647
摘要: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然后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有关课本上所讲到的一些资料(如:《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中国近代是如何反清运动的。在讨论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弄清楚有关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积极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总是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甲午海战的视频,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思考:甲午海战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并结合视频中所讲述的内容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通过这段视频和分析,学生就会明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实现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因为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好课堂笔记,然后把预习内容重点记录下来,并且思考课堂上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重点问题进行标注。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是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预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等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要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对自己课前预习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记录。对于课前预习中出现了问题和疑问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其整个教学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分阶段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园,2022,15(33):81-83.
[2]徐蕾.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4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