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小学美术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更在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大单元教学策略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其系统性、连贯性的优势,为小学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策略强调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通过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构建起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美术教学体系。它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他们在系统的学习中逐步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提升美术素养,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
DOI
作者张燕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张燕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 056003

 

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小学美术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更在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大单元教学策略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其系统性、连贯性的优势,为小学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策略强调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通过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构建起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美术教学体系。它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他们在系统的学习中逐步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提升美术素养,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效地推动小学美术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美术教学目标,指引学生树立正确艺术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美术知识的系统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在大单元教学中,将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立体、系统的美术知识体系。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部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大家一起画》、《七彩飞虹》、《绕绕涂涂》等课程进行单元整合,形成一个以“色彩与造型基础”为主题的教学单元。在这个单元中,首先通过《大家一起画》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接着,通过《七彩飞虹》让学生观察并感受色彩的多样性,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最后,在《绕绕涂涂》中,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通过这样的单元整合,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色彩与造型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对于一年级下册和后续年级的课程,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相应的单元整合。例如,可以将《剪对称鱼》、《民间玩具》、《花手帕》等课程整合为“民间艺术与色彩运用”单元,让学生在欣赏和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方法。通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艺术、敬畏艺术,逐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审视世界,正确看待天地万物。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对艺术的演变、美术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总之,明确美术教学目标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艺术观是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核心任务。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注重实践体验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大单元教学为路径,系统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贴合生活教学理念,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拉近美术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首先,在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章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大单元教学框架。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为例,我们可以将《三个好伙伴》、《五彩树》、《自画像》等课程整合为一个以“自我表达与创意探索”为主题的大单元。在这个大单元中,学生将通过运用三原色想象创作、探索吹画的技巧、绘制自画像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掌握美术表达的基本技能,并学会将个人情感和创意融入到作品中,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其次,审美态度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学会从日常事物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此外,创新能力是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创作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新意的作品。例如,在《五彩树》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吹画方法和工具来创作画作,探索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敢于创作

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是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升创作能力的关键环节。美术老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充满趣味性的作业,从而引导学生敢于创作、乐于创作。具体而言,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将相关联的课程进行单元分类,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对美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以四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为例,可以将《纸品陶陶》、《跟奶奶学手艺》、《蝴蝶落我家》等课程整合为一个以“手工艺术”为主题的单元。在这个单元中,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手工艺术相关的作业,如制作手工艺品、创作立体造型、设计教室装饰等。通过这些作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手工艺术的魅力和技巧,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美术老师还应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总之,通过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美术老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美术、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荆伟丽.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6):136-138+145.

[2]汤蕾.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04):150-15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