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几点思考
杨萍
德阳市罗江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在幼儿园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不仅能极大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还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究美术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成长需求保持一直,从而给社会和幼儿都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美术教学;培养;幼儿创造力;思考
一直以来,美术都是幼儿园教学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部分的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都忽视了学生们艺术修养的培养,也忽视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学核心。这主要还是因为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于重视学生们的美术技能水平,而忽视了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与当下教育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还极大抑制了幼儿们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
一、构建多元化的艺术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浓厚的艺术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想高效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就必须积极构建艺术环境。幼儿们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感受、熏陶,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动投入到艺术的学习中,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文化知识,并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家庭背景也各不一样,因此,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幼儿园应当尊重且重视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艺术环境,让他们的精神得到塑造、品格得到升华。
例如,幼儿园就可以制作一面“艺术涂鸦墙”。给学生们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放飞灵感,激情创造,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都画在这面墙上。每个幼儿的作品连载一起,就会形成一副巨大的画卷。幼儿在这面“艺术涂鸦墙”上,能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进而激发创作热情,提升灵感。久而久之,幼儿们的艺术创造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将来在美术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动手实操是发展幼儿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多组织幼儿们动手实操,从而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这样一来,幼儿们的美术学习兴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启蒙、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展开美术教学,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产生更多想法,形成创造力。诸如:刻印章、手指画、树叶画等等创作型美术活动,都能够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表现欲,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例如,幼儿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树叶主题创意美术活动”。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们在幼儿园的互动场地中寻找“美丽”的叶子。由于每个幼儿的审美不同,所以他们收集的叶子也各不相同。然后,幼儿教师在带领他们进行“叶子粘贴”,让他们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粘到纸上,组成一幅画、一朵花、一个小汽车、一个小姑娘等等。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不仅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使美术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美术带来了乐趣,还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进而不断提升创作能力,实现美术综合素养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不论在开展任何美术实践活动时,都要重视幼儿的安全。然后再逐步开展教学,一步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创作,进而挖掘自身美术潜能。
三、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与幼儿们的生活关联密切。因此,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开展美术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幼儿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全身心的跟随教师的教学进行思考、学习。当然,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生理规律、心理规律,才能够使美术教学开展更顺利、更高效。
例如,教师在开展“冬天不怕冷”的生活主题教学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抵御寒冬的呢?然后,幼儿们会回到穿毛衣、穿羽绒服、开暖气等等。教师再继续提问:“那森林里的小动物该怎么过冬呢?”有的幼儿会说给他们盖房子、给他们送衣服、给他们送吃的等等。最后,教师再引出新的主题活动“我为动物做冬衣”。这样的生活化情景,能够极大激发他们的美术创作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开阔思维,提升创造力。
总之,为了高效提升幼儿们的创造力。幼儿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久而久之,幼儿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会不断激活思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实现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甘媛. 创造力培养下幼儿园美术教学创新艺术研究[J]. 读与写:下旬, 2022(4):0165-0166.
[2]刘静.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 2022(8).
[3]燕宏.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意与生活[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