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学生活化,变身“说话小达人”

摘要 【摘要】摘要: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学质量依然是实施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积极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选择科学合理且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此,提出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想说话、敢说话、会说话、爱说话的能力,旨在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DOI
作者程晓专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教学生活化,变身“说话小达人”

程晓专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盐町头小学  516600

摘要: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学质量依然是实施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积极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选择科学合理且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此,提出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想说话、敢说话、会说话、爱说话的能力,旨在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生活化教学;小学英语;口语交际

 

生活即教育,在双减政策下,为了能够推进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教师不妨尝试生活化教学,构建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和生活内容作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而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生活化教育能够给我们提供真切的“说话”场景,在课堂上还原生活本质,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发现口语交际的乐趣,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树立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其品质、道德发展。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 妙设虚拟场景,引导学生想“说话”

口语交际源于生活,是生活里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立生活色彩的重要元素,借助口语交际,我们能够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能够传递我们的观点和思想,因此口语交际源于生活,也归属于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诉我们“儿童是表象、色彩和声音思维,他们对虚拟的事物更加在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虚拟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以生活角度出发,用创设虚拟的生活场景以及人物,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锻炼学生参与交流的勇气和胆量。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情感、态度、价值等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虚拟场景中,发挥自我优势,激发学生的交际冲动,引导学生想说话,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My family》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学生的全家福或者合影作为课堂教学的材料,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借助全家福照片为学生创设虚拟的生活情景,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口语交际中,形如: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假设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这位朋友来到你家做客,他碰巧看到了你的全家福,你应该怎么跟他介绍你的家人呢?我们邀请两名同学上台,一起给大家来演示一下。在教师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教师通过ppt为学生展示全家福的照片,引导两名学生根据照片进行问答交流,如:

学生一:Hello,How are you?

学生二:I am fine,thank you.

学生一:wow,the photo is so good。Who is he?

学生二:He is my father.

学生一:Who is she?

学生二:she is my mother.

借助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而且对全家福的介绍,能够让英语课堂更具有生活气息,学生在看到自己全家福的时候非常惊喜,而且纷纷加入到课堂交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口语交际的过程,并且学会了“Who is ...?”以及“He is ...”交流句式的应用,也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提升,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更喜欢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 运用口头作文,鼓励学生敢“说话”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学生逐渐接触英语作文的书写,书写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作文质量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作文与口语训练结合起来,优化教学途径。而我们所要进行的口头作文课就是打破传统的口语交际模式,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思考和语言组织,对所要书写的作文话题进行口头表达,说一说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熟悉的人物、事物等,并且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抓取关键的信息,为口头作文积累素材,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探讨,针对一则作文题目,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产生生活中的认知共鸣,以此营造课堂积极活跃的英语氛围,推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My week”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My week”这一生活化话题组织语言进行口头作文练习。在作文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一周经历,并且抓住其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和其他学生展开交流,并试着用英语将它说出来。接着,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说得好的学生上台,为其他学生陈述自己的一周经历,小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终完成一篇完整的口头作文。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表达的作文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指出学生口头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本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逐渐渗透给学生,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看到生活化习作题目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进行口头作文的练习,并且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点出学生的语法、单词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学习印象。另外,教师的鼓励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敢说话、更喜欢参与课堂,进一步体会到英语中的生活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推进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深度落实。

  • 借助生活资源,训练学生会“说话”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来源,口语交际则是人们生活中的工具,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课程知识的内容传授,教师还应该进行课堂的延伸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借助英语口语表达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让英语知识成为武装自己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英语口语练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固定在教材情境或者课堂情境中,而且对所进行口语的情境比较陌生,缺乏认同感,因此口语交际能力难以获得提升。所以,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信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特有的场景,捕捉其中精彩的画面,并且为学生准备相关的素材和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上的角色体验,体会社会生活中英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旅游场景,鼓励学生模拟“小导游”角色,为其他学生介绍学校的各个办公楼以及学校的各类设施等,其他学生可以扮演游客向其提问,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再如,教师还可以构建生活中的超市场景,让学生化身为“售货员”,为其他“顾客”推销商品,解说商品的优点以及价格等,通过两种角色之间的交流,练习超市场景的对话;教师还可以构建生活中的银行、公园等场景,鼓励学生用英语展开交流,在场景模拟中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英语的应用价值。上述所提到的情景都来源于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所,所以学生在参与课堂交流的时候不陌生且有话说,而且不同的角色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职业特点,更能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角色体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改正错误的英语表达,掌握正确的交流方式,如在和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时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英语口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的技巧,以此促进学生会说话,提高学生的表达素养,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突出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生活化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 开展课堂表演,促进学生爱“说话”

口语交际能力的练习一定是多方互动才能够产生效果,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等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以及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体会到说英语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交流中,不管是课堂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尝试用英语交流。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表演活动,借助角色演绎的过程引导学生将英语知识代入到实际的人物中,体会人物特点,发现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鼓励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口语练习中,感受到英语口语交际的乐趣,从而为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口语交际练习体系,全面推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生活类动画片片段,作为学生课堂表演的参考素材,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资源形式,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就将其播放给学生观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提起学生对课堂表演的兴趣。随后,教师将动画片中的角色罗列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每个角色的特点以及表演重点,并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作为自己的表演对象。紧接着,教师从班级中选择几名表现力强的学生上台进行动画片短片的模仿表演,并且邀请其他学生作为参评团,对上台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说出每个学生的亮点部分,同时将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再一步的强化,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根据其他学生的评价,选出课堂优秀的表演者。通过对生活化资源的应用,能够看到学生对课堂表演的兴趣非常高,而且在每一个角色身上都能够看到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解读。当然,作为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状态,记录下学生的真实表现,并且做好思想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爱上说英语,并且在课余时间主动练习口语交际,提高自身口语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借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而且在双减政策下,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地构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基于课程知识,设计虚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想说话;运用口头作文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过程传递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敢说话;借助生活里的各类生活场景作为学习资源,训练学生会说话;开展课堂生活化表演,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爱说话,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桑梦梦.让英语因“生活”而精彩——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英语教师,2022,22(13):115-117.

[2]茅天怡.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实践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6.

[3]武玲艳. 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应用探究[C]//.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21:997-1001.DOI:10.26914/c.cnkihy.2021.008333.

[4]丁芝芝.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21(10):50-51.

[5]贺丽枝.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生活的味道[J].江西教育,2020(12):70-7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