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三教改革的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
周冬萍
单位:芜湖电缆工业学校 邮编:238300
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中等专业院校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深化中等专业院校内涵建设,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推行"三教"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教育向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中等专业院校通过对教师、教材、教法的内涵认知,分析中等专业院校在"三教"改革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为此,本文对基于三教改革的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作了探讨,并提出若干思考,以期对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为中职教育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三教改革;化学;教学
一、三教改革的概述
三教改革是针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材、教师、教法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和改造。“三教”改革主要涉及如下具体内容。
1.教师改革。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全力打造真正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具备企业精湛的实操技能。
2.教材改革。针对职业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要进行一次科学的升级,其目的是教材要结合企业最新的用工需求和实操技术;教材要和最新的实训设备相匹配;教材内容要由浅入深的分级设置;要全力推广新式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理念等。
3.教法改革。引导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运用学生分组或项目制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设置答辩、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沟通、表达等非专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校专业课教师运用好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基于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制化的课程融合等以学生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切实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装备与教学计划协调,改变授课与学习的模式,推广行动导向教学。
二、基于三教改革的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促进对教学改革的认同
首先,加强化学教师对“三教改革”的了解。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基础在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目的和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为了积极地提高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知程度,教师需要认识到“三教改革”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而且也是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其目的在于转变滞后的教学方式。此外,化学教师要改变偏重理论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状态,要树立“双师型”教学理念,满足新时期职业人才培养新需求。
其次,化学教师群体有必要树立对教学改革的信心。通过调查得知教师在“三教改革”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在“三教改革”开展中,化学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地接受开展过程中的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教学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困难不可避免。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对困难的消极看法,积极了解与应对改革中出现的难题。坚持在挫折中思考和总结教学经历,坚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范式。克服逃避、懒散、退缩等消极心理,保持对改革的热情。
(二)合理优化教学方式
1.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尽管化学实验很有趣,但是化学的原理和运算就显得较为枯燥、单调。为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获得愉悦的体验,还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牢牢地把握住所学的知识。比如,每一章结束,笔者都会将预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展示在投影仪上,可以进行课上小组之间,或是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在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然后在黑板上记录下各组的得分。在这种激烈的比赛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仅巩固了化学知识,还让学生通过灵活、敏捷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同时,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化学计算的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课后预习与课上探究都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环节,课前预习中学生学习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高中生物化学知识较为庞杂且抽象,具有一定学习难度,这造成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单纯依靠教师提供的学案、微课等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而网络上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要妥善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制作有关本课程知识的导学案和与之配套的微课,以供学生下载学习。教师也可在各个学习平台上选择并推荐多个微课堂视频。实践预习时,学生既可基于自身学习基础来进行自主选择,也可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适当的难度。因此,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师有效地丰富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三)帮助学生适应改革
“三教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知识授课方式,而授课方法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对其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为了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改革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适应改革的能力,更新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的新知识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之外,最重要的是学生主体的个人参与。教师需要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设计、课后作业中加强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的锻炼,在积极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中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求知欲,努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创造求知若渴的教学氛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需要以当前学生所学进度情况和知识特点为基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周如俊, 陈冬云, 陆道华. "三金"共建: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以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江苏教育, 2021(46):7.
[2]赵隆飞. 浅谈"三教"教育理论在化学教学中有应用及成果[J].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