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生活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DOI
作者吴加友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6期
出版日期2024-08-1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加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生活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高中数学;能力培养;构建情境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数学教学也开始寻求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生活化教学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主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本将重点探讨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构建情境,贴近生活

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概念及原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例如,可以以“如何计算投掷物体的最大高度”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实物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物体从地面抛出到最高点再落回地面的过程,以此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例子,如:“假设一个篮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0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篮球达到最大高度的时间和最大高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并结合重力加速度g等物理量,推导出描述篮球运动轨迹的一元二次方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到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还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引导探究,鼓励创新

生活化教学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未知挑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设我们学校要组织一次郊游活动,需要统计参加的学生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班级、是否需要特殊饮食安排等。请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来组织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先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子集、交集、并集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集合的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每组负责不同的方面,比如一组负责收集和整理学生的个人信息,另一组负责分析哪些学生有特殊饮食需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人的信息?”“如果两个班级的学生都要参加活动,应该如何记录他们?”“如果有学生对某些食物过敏,如何标记这些信息?”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运用集合的概念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集合的基本概念,还能学习如何运用集合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的重要技能。

合作交流,共享资源

生活化教学法倡导建立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分享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以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这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关于“人口增长模型”的主题,让学生们探讨如何利用指数函数来预测未来的人口数量。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收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数据,并使用指数函数来模拟人口增长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绘制图表,并利用指数函数公式进行预测。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数据收集,有的负责数据分析,还有的负责使用指数函数进行预测。每个小组还需要准备一份报告,介绍他们的发现和结论。在汇报阶段,各小组可以互相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讨论彼此的方法和结果有何异同,以及为何会有这些差异。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指数函数的理解,还能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1]白敦亮.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10):52-54.

[2]李金玉.生活化案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23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