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
张帮燕
重庆市合川区南屏中学 401520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其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深化环保意识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对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期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外实践;环境意识;培养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外实践深化环境意识培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灌输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孕育他们的环境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设计一项名为“家庭环保行动”的课外实践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在家中开展垃圾分类,引导他们认识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垃圾分类,了解到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确处理方法,并思考如何通过减少垃圾产生来保护环境。其次,鼓励学生开展节能行动,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合理使用水资源等。学生可以记录自家一周的用电量和用水量,并尝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减少能源消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与脆弱。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动物的栖息环境等,并讲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
二、探索自然奥秘,以探究实践深化环境认知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认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实践探究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课外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章节为例,我设计了一项名为“河流环境调查”的探究式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河流的基本情况和功能,认识到河流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他们分组对附近的河流进行实地调查,观察河流的水质、流速、河岸植被等情况,并收集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一些河流被污染的现象,如垃圾漂浮、水质浑浊等。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分析了这些污染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可以设计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探究式课外实践活动,如“城市绿化调查”、“垃圾分类与处理研究”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能在亲身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践科学与思想并进,加强学生环境意识培养
在环境意识的培养过程中,科学与思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师在设计生物教学时,不仅要拥有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的环境基础知识,还需注重科学处理问题的技能培养。教学方案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点的深入理解之上,确保学生在接受科学的环境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名为“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实践活动。活动之初,教师先为学生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随后,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环保任务,如垃圾分类宣传、校园绿化维护、节能减排实践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环保实践,还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环保技能,还能在思考中深化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科学与思想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环境意识。
四、启发式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塑造学生环保新思维
启发式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智慧结晶,更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环境意识的培养中,我们更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次启发式的课外实践活动——“绿色植物的奥秘之旅”。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让他们亲身感受植物的魅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是如何在生物圈中发挥作用的?它们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然后,教师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如:“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怎样保护这些绿色植物,维护生物圈的平衡?”等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环保知识和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启发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还能在思考和讨论中深化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环保观念和行动方案,有助于塑造学生环保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倩.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2]古敏.初中生物教学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7):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