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唐宏伟
三井子镇第一中学 吉林省松原市 13121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当前个学科重点教学目标。一般的运动课程注重对孩子体格、知识和心理的训练,但其实也要培养他们的基础技能;在教育核心素养的语境下,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必备品德的培育,但要想达到这种要求,最关键的一个条件便是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有机融入德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明确,“德育为先”导向成为学校教育秉承的重要原则。德育是一种思想教育,是执教者以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法规法律、社会道德规范等作为基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及其催生的行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德育,是“体育+德育”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不同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存在差异性,对学生意志品质与个性培养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德育的合理渗透具有重要价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初中教师通过合理渗透德育,能够科学创新体育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德育的科学渗透,能够有效巩固体育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强度较大的项目,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渗透德育,则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意志品质的有效培养,使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在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体育教师需要科学创新教学过程,只有进行德育的合理渗透,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提升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具有更高的能动性。教师通过科学渗透德育,可以强化学生自我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确保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自学能力。
2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1借助多样化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体育道德修养
初中生虽然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性认知阶段,但是他们依然会对游戏类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对此,初中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就可以将丰富的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与此同时,利用各类游戏场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修养。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活动时,初中体育老师为了锻炼班级学生互助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友善合作的意识,提高其体育道德修养,就可以创建分组互动游戏活动。教师先把班级学生分成两个训练队伍,而每队学生再两两之间组合成一个互动小组,之后,教师再让两个队伍进行小组间的木条传球游戏,哪个小队传球的速度最快、最稳、用时最少,就成为获胜队伍,而失败队伍的学生则要参与表演惩罚。在运球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要想让篮球保持平衡,就需要两个人形成稳定的合力,要找准篮球在两根木条上的平衡点,如果哪一方倾斜了木条,另一方就需要配合调整木条的角度,以此来确保篮球能够平稳的放置在两根木条之上。体育老师通过创设此类体育游戏活动,不仅丰富了训练的内容,改变了初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印象,激起了他们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还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其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并借此形成优秀的体育道德修养。
2.2基于学生心理特点,改进德育渗透方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秉持“德育、体育是一家”的思想,基于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的体育项目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自我意识逐渐向成人发展的心理特点,在德育的渗透中抓住初中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立足实际,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在渗透德育的同时对他们予以适当的肯定、表扬和赞许,以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感受参加体育项目的乐趣和体育锻炼带给身心的愉悦感,以及在掌握新的体育项目和克服心理障碍后所获得的成就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开展中,有机结合德育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体育与德育的契合点,并紧密结合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形成现状,结合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认同、行为举止以及观念养成,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体育发挥和发展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锻炼学生敢于拼搏和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达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转变,落实体育教学“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目的。
2.3基于体育课程的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师参照有关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综合评价,以保证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效推进的方法。而在体育教学过程对,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主要是指体育品德评价。体育品德主要由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所构成,其是复杂心理过程交互耦合的产物。有效开展体育品德分析评价是体育教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如何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品德评价,需强化以下几点: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完善体育品德评价的相关标准;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建立自我评价数据库;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并完善科学的品德评价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必须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和操行评定方式。体育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推进不仅要体现在方法上,还要在教学结果的评价上,让体育品德目标与评价体系有效对接。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关于学生培养的需要,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学生体能训练和身体锻炼外,还应该统筹把握教学要求,强化教师对德育理念的认识,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德育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体育与德育的契合点,改进德育融入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体育发挥和发展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锻炼学生敢于拼搏和锐意进取的思想品质,以达到提升德育渗透效果、锤炼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媛媛.分析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进展:科学视界,2021(10):25-226.
[2]黄益典.德育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渗透策略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2(14):2.
[3]许凤霞.“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德育透视研讨[J].国际教育论坛,2021,2(9):18.
[4]杨利斌.分析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读与写(上,下旬),202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