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聂德祥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中学 湖北省仙桃市 433018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随之变化。在数学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合作学习模式指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得到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促进其数学思维及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提升数学综合能力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与教师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正文】在教学当中,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与团体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地理解与掌握程度,如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班集体的整体进步。教师要利用好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
在实施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根据班集体实际情况进行团队分组。为了确保合作小组的有效性,每个小组应包含班级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这种分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辅助,确保各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活动,进而实现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显著提升。
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内容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应全面考虑各项因素,确保小组成员间能实现互助合作与优势互补,还需注重组长角色的选择。小组长应具备高度责任感,有能力调解组内冲突,促进团队凝聚,同时引领组员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分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班集体的真实情况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确定小组规模、平衡成员学业水平及性别比例等,以确保小组构成多元化,既包含沉稳型学生,也有活泼开朗者。优化学生分组策略,能显著减少组内不和谐、小组间成绩悬殊及班级成绩分层等负面现象的出现频率,同时增强班级内部的联系,促进学生间的团结与协作意识。合理的小组配置有助于提升班级整体综合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并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深化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小组合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技术正逐步渗透至教育领域,使得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得以被教师和学生广泛利用。此现象不仅为人类日常生活增添了便捷,也向教育领域注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学生高效完成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进而促进其对该学科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程时,坐标系知识不太容易被教师以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以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还显著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与理解能力。教师可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配预习内容,相互配合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能够弥补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为初中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且高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平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至关重要,其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充满动力的学习态度。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在培养其思维方式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以辅助数学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布置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组任务
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时,更有可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能够看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为参照,融入到数学课堂任务当中。
例如,在学习第十三章《轴对称》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对称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是轴对称吗”。给学生留出进行小组讨论的时间,在学生进行讨论后找代表回答,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将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学当中,能够很好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相互学习当中共同进步。
四、设计多样化合作活动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数学课堂,创造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卡片或纸张动手做出三角形及多边形,辅助理解课程内容。动手操作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保证课堂能够流畅地进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小组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学生通过相互学习、沟通交流,能够构建良好的学生关系,促进班集体地团结。并且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改善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促使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及时做出反馈,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1]金焕平.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9):68-70.
[2]俸静芳.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2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