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落实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现已成了各个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共同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顺应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为了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阅读教学思路,将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观念作为教学最终目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为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DOI
作者台伶伶
出处《中国教师》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台伶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落实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现已成了各个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共同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顺应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为了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阅读教学思路,将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观念作为教学最终目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为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教材内容深刻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还能够不断丰富其精神境界,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围绕着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开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本文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板块,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接触到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文章,在不断阅读中丰富知识储备,从而逐渐开阔文化视野,形成多元思维,在实践交际中实现各项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探索、自由交流的机会,并展示丰富的文化知识,渗透德育,为小学生端正思想道德观念,深化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除此之外,给予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改革,还能为学生构建出更加完整的思维体系,让他们可以在充分挖掘自身思维潜能的前提下主动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在自主思考后得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未来高难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2]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选择丰富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鉴赏创造能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对生字生词、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基础能力,但是容易适得其反,学生在枯燥课堂环境中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将所学知识完全内化。课改期间教师需以教材为立足点,选取有利于教学的带有鲜明感情色彩、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材料,可以是文化小故事,也可以是美术、音乐作品,还可以是影视资料,这样从根本上扩大了学生对课文的鉴赏空间,他们可以从更深层次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状态,也能结合创作背景资料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与此同时,多元材料的展示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他们会自由表达观点,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对课文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发展。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阅读教学趣味性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知,很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阅读,认为阅读材料读起来较为无聊和枯燥、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有较大难度。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目光,使其爱上语文课堂。小学生年纪较小普遍贪玩,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喜欢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活力的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行业。多媒体教学作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应被充分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可以将网络上的电子书籍或者有声书籍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感官,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传统纸质阅读枯燥无聊的现象[3]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日常点滴积累中不断提升,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应用更具互动性、更具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强调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充分表达观点和看法,实现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从而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教师布置的阅读问题,有效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互动和交流,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

(四)开展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表演对学生学习起到辅助作用,比较开放且自由活泼。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宜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以此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为熟悉,对文本人物以及思想情感深入了解,从而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抓住课文重点与难点,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小壁虎借尾巴》,就可以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首先利用互联网找寻相关素材,通过视频、音乐等新媒体教学方式,营造与课本内容相适应的氛围与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表演,在演绎中,自觉融入课文角色,主动转变角色,用角色的视角去思考、感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其他文章进行理解与剖析,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轻松愉悦,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时期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下必须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优化,将素质教育下以生为本理念视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打造出具有趣味性的生动阅读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拉毛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7.

[2]林淑娴.以阅读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0(27):50-51.

[3]孙宝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2020(39):31-3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