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郎珏
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提高学生的劳动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出发,分析并研究了新时期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定位、优化教学方式的途径、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等内容,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劳动;有效性;实际生活;小组合作;课外实践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不属于应试学科的范畴,部分教师受此影响没有对劳动课程予以充分的重视,导致了安排课时较少、实践场地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局面,严重迟滞了学生劳动水平与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劳动兴趣、动力、积极性。
一、劳动课程结合实际生活,提升教学有效性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切实提升,离不开实际生活场景的搭建,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的劳动过程与生活关联起来,为劳动教学的有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家政劳动、农业劳动、工业劳动以及手工制品等,目的是通过劳动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应用相关劳动技术,去高质量的完成生活中的劳动任务。基于此,教师应当有重点的选择和传授劳动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与劳动实践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建设一条沟通的纽带。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生活中的LED灯”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LED灯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规范连接电路的过程让LED灯发光。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新课导入的方式用以启发学生、激趣引思,即“LED灯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何做一个炫酷的LED灯作品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的将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代入到了知识内容的默读与探索当中。学生根据已知生活中常见的玩具、台灯、视频等,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了解了其中的原理性内容,并且以动手操作的方式,逐渐深化了自身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制作与创新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
结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统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协作探究能力,在完成具体的劳动项目时,小组内学生积极参与、通力合作,达到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共同进步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客观劳动水平与主观个人意愿进行综合分析与科学研判,按照劳动小组的科学划分、劳动任务的合理布置、互学互鉴的积极开展的步骤,引导学生树立“新时期合作劳动共同体”的观念。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做纸杯蛋糕”时,我首先立足于学生的主客观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了以4-6人为一组的劳动小组,并在小组内部形成了“梯次搭配,互学互鉴”的基本态势。之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制作纸杯蛋糕的基本步骤,即“用电动打蛋器沿一个方向连续打发蛋液;筛子将低筋面粉过筛后加入打发的蛋糕液;用刮刀上下切拌蛋糕液……”在明晰了基本步骤之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自主探究为依托、以协作制成为辅助,积极参与到了纸杯蛋糕的制作当中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讨论、互相借鉴,由此产生了很好的劳动效果。
三、增加课外实践拓展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上,需要增加课外实践拓展活动,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基于此,教师应当以教材中涉及到的劳动项目为参考,选择性的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参与感、获得感,并以实践活动为平台,检验学生对劳动理论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水平,将新时期提升劳动教学有效性的理念落到实处,并使之产生实效。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职业我体验”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知道行业不分贵贱,认同热爱工作、尽忠职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即“在你们的认知当中,都包含着哪些职业呢?”学生思考之后回答道:“有工人、农民、手工业者,还有医生、教师、快递员等等。”我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与赞赏。之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课外实践活动,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性的扮演某一职业的劳动人员,并根据基本项目进行劳动,由此学生进行了“教书育人”“辛勤劳作”“救死扶伤”的实践,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职业平等、热爱工作的种子。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劳动水平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顺应教育大趋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综合素质出发,积极开展生活化、合作化、实践化的劳动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劳动技术、提升劳动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剑.提升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
[2]吴菊.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