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资源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研究

摘要 【摘要】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提出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教材,并可以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的理念,同时配套开发数字化资源。我校根据中职学生技能学习特点,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活页式教材开发及配套数字资源的制作,本文为其他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活页教材开发多方面、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DOI
作者徐丹婷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数字资源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研究

徐丹婷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2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提出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教材,并可以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的理念,同时配套开发数字化资源。我校根据中职学生技能学习特点,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活页式教材开发及配套数字资源的制作,本文为其他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活页教材开发多方面、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活页式教材数字化资源

在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背景下,结合市教育局印发《台州市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立足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及时纳入新热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新内容,依托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资源并动态更新,以灵活的模块组合形式呈现出适合学生技能学习的“学材”,推进计算机专业活页教材建设。

一、新型活页式教材内涵理解

(一)内容界定

本文中“新型活页式教材”来源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活页教材即不装订成册而可以随意分合的新形态工具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的灵活撤换和添加,具有结构化、形式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等特征。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加强教材和学习者之间深层次互动。

(二)开发价值

1.解决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不符的问题

现在我校中职计算机学生课本所用系列教材书本为19年出版,近几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技术更新迭代迅速,纸质书本采用工作过程案例并没有跟上企业发展速度,若采用新型活页式教材,按照企业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该专业课程方案设置按模块和项目任务进行编排,按照学生学习的特点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编排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

     2.解决纸质教材较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前企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技能知识更新快速,而传统纸质教材知识和技术的呈现形式是古板纸质和单一的不能立体化展现其枯燥和困惑会让学习者望而却步无法达到企业对学生课程资源的要求。而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灵活性特点,将大量的技术更新补充文件和信息化资源材料制作成活页,加入活页夹中,及时更新教材,重新进行组合,加入活页夹。教学过程灵活调整,只需要“按需操作”即可调整。

3.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离不开配套的数字资源开发,在“课程思政”改革中采用活页式教材,将思政与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点,丰富课程思政内涵。立足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涵,利用活页式教材的灵活性、重组性将“以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进去,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创新德育手段滋育学生,满足学生发展性需求,使其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体现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活页式教材内容设计

活页式教材的设计开发是一个体系,其中包含活页教材、活页笔记、教学资源包及其他教学资料,在内容的设计上可变性和灵活性活页式教材在形式上更加新颖活泼,降低了学生的理论学习难度同时让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以适应岗位的需求。

第一活页教材。“活页式教材”具备“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通过翻转课堂、情境化教学、议题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课堂等生动活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呈现方式,内容设置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发布课前学习资源,设计讨论问题、任务等。学生通过自学、看学习视频、查阅资料、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课中,教师进行课堂答疑和实践性操作演示,进行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最后进行师生的互评。课后,师生通过任务拓展、线上交流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活页笔记。版面上精心设计有三分之一留白笔记区,方便学生随时随记,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跟踪、反思、总结,将教材转变为符合自身需求的学材。

第三功能插页。在形式上利用活页夹的好选择、易扩展、记录性好、展开性好的优势,据政策法规、行业等发展情况,及时对教材进行动态修订和升级。师生可以方便去除或加入内容,附上图像成品图、夹上笔记、替换旧内容、加入新技术、新热点等,方便又趣味十足。                                                      

    三、配套数字资源开发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通过数字教材体现活页教材的“活”特性,从配套的数字资源构建上来讲,教材内容主要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将知识点转化为二维码关联起来,多方面采用学习平台、软件、手机APP等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教材 的 “活”带动课堂的活跃,实现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

 (一)课前导读预习

1.相关知识连接:通过UMU学习平台发布课前思维导图、导学案的课前资料。并发布在线测试和探究任务,二维码链接本工作任务的相关企业要求和新兴技术工艺背景。

2.典型工作案例:链接企业应用的成熟典型生产案例包括专家的优秀案例制作网上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发在活页当中。

 (二)课中交流答疑

1.重点突出:利用极域电子发布任务和微课资源,如 SPOCMOOC 资源中的教学视频、思维导图,教师的将任务操作视频制作成微课播放辅助教学,并重点讲解要点使学生理解。

2.难点突破:教师利用教室的希沃,用手机拍照投屏学生作品,针对学生操作的错误点重点讲述并进行示范,达到难点的破解。

  (三)课后展示评价-

1.发布作品:学生设计完成作品,小组内交流讨论并通过UMU平台发布。学生线上登入平台点评作品,师生在线给作品打分,选出最佳作品,也可以将作品打印编排到活页中。

2.填写评价表:学生通过活页中的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完成互评工作。

综上所述,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即时热点-适时融合-时时更新的动态设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相融合,贴近学生的内心,符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标准,符合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