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与培养良好整理习惯的策略探究
浙光幼儿园 王雨虹 13757597989
摘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收纳整理能力作为日常生活技能之一,对于小班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小班,教师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发现,小班的孩子们对于班级物品的摆放不是很清楚,每次需要什么用具或玩具时,都如无头的苍蝇乱飞,找不到。当区域活动结束时,有的孩子会根据老师的提醒把玩具从地面、桌面收拾好,可我们又发现他们仅仅只是把拿出来玩的玩具和材料重新放回到柜子里,看到哪里空就放在哪里。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整理。因此,我们浙光幼儿园在“清丽朗润,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下,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以及培养良好整理习惯的有效策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实践指导,培育“健康生活、知礼乐行、好学善言、勇于探索、尚美悦创”的完整儿童。
关键词: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整理习惯;策略探究
一、引言
收纳整理能力不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关系到幼儿的秩序感、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培养。因此,探究提升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的策略,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有利于收纳整理的环境
幼儿园应提供足够的收纳空间,设置合理的收纳容器,方便幼儿进行分类存放。同时,环境布置应整洁有序,以良好的环境氛围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的整理意愿。
(二)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兴趣
通过设计有趣的收纳整理游戏,如“玩具回家”、“整理小能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收纳整理技巧,提高整理能力。游戏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榜样示范,引导幼儿模仿
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收纳整理的榜样。同时,可以邀请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展示,让其他幼儿进行模仿学习。榜样示范能够有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收纳整理能力培养。家长可以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收纳整理,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培养小班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整理规则和要求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简单易懂的整理规则和要求,让幼儿明确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收纳整理。
(二)及时表扬和奖励
对于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收纳整理的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整理习惯。同时,可以设置“整理小明星”等荣誉称号,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在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整理要求。开始时可以从简单的任务入手,如让幼儿将玩具放回原位,逐渐过渡到要求幼儿将物品分类存放、整理床铺等更复杂的任务。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都不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整理习惯时,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收纳整理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逐步掌握整理技巧;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挑战精神。
四、结论
提升小班幼儿收纳整理能力以及培养良好整理习惯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创设有利于收纳整理的环境、游戏化教学、榜样示范、家园共育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收纳整理能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要求、及时表扬奖励、循序渐进提高要求以及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等策略,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这些策略的实践应用将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3]辰巳渚.会整理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超棒 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编号:97871224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