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文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民小学
摘要: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中训练模式的优化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训练环节,通过多种训练模式促进学生篮球技术和素养的有效提高。在小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运动兴趣机制和实践能力出发,以合作、竞赛、融合为具体优化方向,对训练模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为小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训环境。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策略
篮球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是小学生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之一,篮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团队合作性,在打篮球的时候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相互合作的精神品质。但是,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提高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篮球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
篮球的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能是为了提高专项的训练,教师一定要将此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技巧相结合。但是,现如今,很多篮球教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认知,在训练过程中,方法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大都采用跑步的方式进行学生的体能锻炼,此单一的方法难以对学生体能锻炼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还要多更新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能。
1.增强训练环节趣味性,建立训练积极性
在训练环节之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机械的重复运动技能实践方法的方式以建立起对部分运动技能的机械记忆,以此在训练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然而这一机械化的过程存在着较强的机械性,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会使学生更快地失去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并间接导致学生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最终导致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对训练模式进行合作化创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训练环节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课程的传球技能训练环节中,以引导学生两到三人为一组进行合作训练的方式创新了课程中的训练模式。并且在该模式下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技能而建立起围绕训练实践的互动关系,这不仅使得原本单调的传球技能训练能够在互动中更加接近真实篮球运动过程中的技能运用。同时在互动的训练模式之下,学生还能在小组之中时刻根据自身或小组成员的训练问题展开交流实践,这种语言交互性能够快速烘托起活跃的训练氛围,借此塑造更加良好的客观训练环境,利用外在的环境因素使得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训练活动之中,并使其在愉快的合作训练氛围中更直接地体验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从中逐渐培养形成对篮球运动的参与兴趣,为后续学生的篮球参与奠定主观基础。
2.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找准角色
篮球是一项团体运用,需要大家合作配合才能达到极致效果。在正规的比赛中,双方都分配5名运动员,其分别承担自己不同的角色,教师要分别分配好谁是负责得分的,谁是负责进攻的,谁是负责防守的,这些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让每个学生分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扬长避短,让每个人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训练技巧,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
比如,对于篮球运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做后卫训练,让他做一个有大局观的学生;对于身材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锻炼其进行中锋角色,对其进行篮板的技术训练,对于有些投球比较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训练其做一个专业的投手,只负责投篮,专门训练其投篮的技术;对于进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负责前锋角色,主要训练他跳跃能力,提升自己的投篮能力。
3.模拟各种对抗情景,提升学生的对抗能力
在小学篮球训练中,教师也要对关注学生的对抗能力,以及对抗的准确,因为对抗能力也是一名优秀运动员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也是篮球锻炼的本质。篮球的对抗练习中,有在地面上的对抗,还有在空中的对抗。地面对抗时,需要培养学生对传球,投篮等运动员的对抗,学生可以运用贴、挤、顶等的方式进行。在空中对抗过程中,常见的有躲、闪碰、撞等方式。教师要通过学生对抗的实际特点和问题,通过增加动作速度、降低重心等方式充分挖掘技术与身体上的优势,朝着更强、更快、更高的目的努力。此外,教师还要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训练时实际遇到的问题在进行合理的培训,可以让学生之间三个人对抗两个人,或者两个人对抗两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对抗一个人等不对等的比赛,让学生在多次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对抗能力。
结语:
总之,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不仅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很多家长也比较重视次科目的教学。蓝球教学策略目前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世界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迫不及待,教育工作者应竭尽全力去应对这项挑战,推陈出新、完善机制,努力推出一套适应目前时刻变化的教育体制,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篮球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