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
陈宇莲
南宁市邕武路学校
摘要:当今社会,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必备品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缺乏正向引导,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无法发现语文知识中的人文价值,这不符合语文教学理念,难以体现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文素养
引言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官要目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其成长经历,还在人文素养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基础性工作,也是重要性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符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理念。教师完善人文素养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愿意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落实人文素养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带领学生深入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向价值观念,满足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发扬我国教育精神。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
(一)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感受人文素养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感受人文素养,使学生理解语文基础知识,并主动提升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为学生适当拓展学习范围,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充分感受人文素养的内涵,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郎织女》一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牛郎织女》属于民间故事,其语言风格具有直白朴素等特点。教师可以文中的短句为例,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如“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学生发现,故事语言虽然平铺直叙,但可以体现故事特色;同时,民间故事虽然语言质朴,但充满神秘感。在分析课文基础短句的情况下,学生对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了全新理解:站在牛郎、织女的角度,他们拥有追求爱情的勇气,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甘愿付出自己最大的牺牲;而站在王母娘娘的角度,规章制度是维持世间太平的底线,任何人触碰底线,都需要付出自己的代价。学习了这一故事,学生可以顺利理解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发现社会法则,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规范行为,提高品质。
(二)找准教学方向
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社会精神现象和人类命运的自我关怀精神,是人文知识、精神、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的表现方式非常多,主要是对全文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和追求。人是地球月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灵,人类社会的形成,与独特的人类精神文化相伴相随。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人想理解人、关怀人、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文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吾文则是人文精神的播种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责任。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启蒙、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生人文素养效果并不理想。明确教育目标,精准把握人文素养教育方向,是人文素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和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确保人文素养顺利开展,必须要明确人文素养教育目标,找准教育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人文素养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
如在学文《小猴子下山》这则童话时,结合该文所要讲述的“目标明确素故事不专心,就不会有收获”的道理,教师可以以“培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素养”为人文教育目标,结合其他童话故事如“龟兔赛跑”“寒号鸟”等,从正反两面去讲述道理,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了解专心、坚持与成功的关系,以深化学充养教育的目的。
(三)以培养人格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人格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中,透过事件的本质发现真相,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过程中,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对比毁灭前后的圆明园,满足学生的视觉需求,激发学生的震撼之情。在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后,学生重新阅读文章,震惊于英法联军的野蛮和肆无忌惮,不仅抢夺圆明园中的青铜器物、名人书画,还直接烧毁了圆明园,使圆明园的宝藏和建筑艺术毁于一旦,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书写读后感。大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英法联军的行为遭人唾弃,但当时我国的实力落后,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若想要不被欺负、轻视,就需要增强自身实力;我们需要振兴中华,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为科技进步和国家稳定发展做出贡献,避免国家再受到侵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出来,并树立了学习目标。
结束语
总之,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等方式,带领学生探索课文内涵,使学生理解生存和努力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柳生岳.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176-178.
[2]王全太.简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2020(36):124-125.
[3]高金梅.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2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