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对有难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分解,而且要关注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以促使他们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DOI
作者刘芹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关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刘芹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对有难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分解,而且要关注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以促使他们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思考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且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思维缺乏条理性,很容易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教学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实例指导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首先想到的绘画顺序。比如画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小动物自己喜欢的部位,每个人对它们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表达完成后,教师可以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后给学生演示动物绘画的正确顺序。对于擅长画动物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动物进行更细致的绘画表达;对于擅长画风景画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出树木、花朵、天空和白云在不同光线下的状态,从不同角度分析静物的特征或通过实例进行指导。好的画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形态和结构的理解,当他们遇到相同的主题时,他们会更好地为绘画做准备。课本不足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漫画、小说、漫画入手,比如《海贼王》、《熊出没》。这些漫画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和动物,这些形象可以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既能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又能让孩子尝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绘画技巧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画。

二、设计活动式作业,激发课堂兴趣

活动式作业是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在交流中,他们能产生更多的新想法,这对他们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认识身边的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分组,每4人为一组。接着布置课堂作业,让他们通过合作探讨的形式,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校园里都有哪些树,通过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提高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以促使他们提高观察能力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等等。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并布置观察作业,如:明确校园内树木的种类,对比不同种类的树木的外形,找出其各自的特点等,并让他们将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师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这样,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树木的种类形态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展示不同的树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各种绘画作品的绘画过程,并探讨如何将不同种类的树画下来。这样,通过活动式作业,能让小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因此,他们的学习质量也更高。

 三、引入文化资源,培养动手能力

在美术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将生活与美术课程进行紧密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学的独特价值。将生活化的内容带入美术课堂,也必然会取得相当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家中的各种报纸、包装袋等准备丢弃的垃圾进行收集,带到课堂中使其“变废为宝”,通过改造使得废物变成具备艺术性质的工艺品。可以用塑料瓶制作帽子,也可以利用废报纸制作衣服,用废旧糖纸做成一幅画等。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化材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这些废旧材料基本上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引导,学生不会意识到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在生活中会有意识的关注到这些材料,并利用工具进行改造,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实现了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发展。

四、找寻民间美术,增强鉴赏能力

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很大,所以当他们感受到美丽时。同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民族美术独特的美术魅力。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民间美术。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民间美术,感受到他们独特的美术魅力。

例如,在学习“风筝的魅力”时,要让他们对“风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风筝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的文化和美术的喜爱。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在课堂之前找到各个时期的风筝。每一张风筝的照片,都会有时间、工艺、价值等详细的说明,然后在同学们的眼前展示出来。这样,既可以凸显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性,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些美术,充分感受到了民族美术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每个学生,让他们更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迅速的投入进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1]俞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讨[J].学苑教育,2023(2):64-66.

[2]武晓龙.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研究[J].美眉,2023(2):0007-000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