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展开小学数学新教材活动的有效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依然是小学重要科目,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所用教材内容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也在发生变化。但近年来,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材依然在日益更新,因为它关乎到新时代小学生教学效果提升以及整体素质提升等一些重要的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小学数学新教材带来的成效与收获,还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DOI
作者李良英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论展开小学数学新教材活动的有效策略

李良英

仁寿县文林街道东方红小学

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依然是小学重要科目,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所用教材内容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也在发生变化。但近年来,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材依然在日益更新,因为它关乎到新时代小学生教学效果提升以及整体素质提升等一些重要的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小学数学新教材带来的成效与收获,还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景;生活实践;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材中的内容与编排形式在发生着变化,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也该适当地进行改变。基于此,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时代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遵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依据数学学科的源头出发,即实际生活,展开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愈来愈感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哲学上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展开小学数学新教材活动的有效策略进行如下几方面论述。

一、对《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简单阐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所以在《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基于所教学科内容的本质,以最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避免再次出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期望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发展,以求取得当代教育教学趋势的良性进步。

二、展开小学数学新教材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演示生活情景,体现数学学科价值

数学是一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对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十分有利,是极有学习价值的。因此,在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束缚的限制,通过演示生活情景的方式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教育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求能够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再以恰当的语言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将所获取知识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

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新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当笼统地介绍单元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然后,当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可以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本章中让学生了解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令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例子,它们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最后,教师不妨对学生提出坚持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以及生活情景中所用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价值,引出学习本节知识的重要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策略有效体现了数学学科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本节数学知识与技能。

(二)加强生活实践,助力学生学以致用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多是对学生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令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数学态度,这大大违背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基于此,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新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助力学生加强生活实践,真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学生的数学探究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愈来愈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以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节为例,该内容新旧教材相差无几,首先,教师应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体的世界里的认知,生活中到处都是物体。然后,基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学生对同一物体进行不同的观察,对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等每个面进行观察,并指导学生给出简单的答案。最后,教师在对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当对学生总结道:“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希望大家逐渐能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于态度,细心观察周围的物体,它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样,以倡导学生加强生活实践的方式助力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不断认识到任何物体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不应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脱离学科的本质特点,而是要充分倡导新课程改革中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意义上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利用更多如提出生活问题、演示生活情景、加强生活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令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深层次的喜爱,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与成长的终极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华忠.小学数学新教材的调整与变化[J].基础教育论坛,2014(10X):39-41.

[2]李天飞.小学数学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转型[J].小学科学,2011(7):26-2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