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陈林洁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调整课程教学策略,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环节。在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技术,并整合各类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提升数学学习效率,那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也基本能够实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逻辑思维;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来讲难度更大,且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要想理解相应的知识,会面临诸多的困难。有不少教师只注重解决问题,但忽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形之下,学生要想深入学习数学问题,以及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会面临诸多困难。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系统性、完善性学习的基础,学生掌握这一能力,那么还能在其他学科知识探究方面,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学习模式,所以数学教师要结合实践,做好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一、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做好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学生如果能够通过数学知识学习,更好地理解以及辨析知识,那么在深入性的推理、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不足,这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学生能够将各类知识有效联系,并把握对知识的理解,那么自我的数学学习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提升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方式。逻辑思维本身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的想象力,这对自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在平面几何知识学习方面,学生可以想象不同的图形位置、关系等等,通过假设分析、绘制图形等解析题目的形式,然后结合相应的公式或者定义,便能够解析出最终的结果,在过程中学生思维较为灵活,还能有效锻炼自我的想象力。
二、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在教学阶段,讲解某些知识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性,学生很难理解这部分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相关知识,教师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将数学思想,融入情境之中,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能够实现直观学习的目标。教师构建情境期间,要注意知识的梳理,尽可能地采用趣味化方案,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进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讲解三角函数的应用相关知识期间,可以设置题目“放置在水平桌面的台灯,灯臂AB长为50cm,灯罩BC为40cm,底座为2cm。灯臂与底座所构成的角小于60°。在使用台灯的过程中,发现灯罩BC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为30°。轻微灯罩顶端C到桌面高度CE的高度是多少?”这是一种趣味化的题目。教师可以构建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设置分层次解析问题的环节,鼓励学生做好抽样统计与分析,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对于高中生来讲,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较为基础。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到位,那么他们才能获得知识拓展的机会。但对于高中生来讲,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那么学生有发散思维能力,才能随时调用自己所需的知识,并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定期整理相应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证明相应的问题。但是有不少学生,不知在解决问题阶段,需要使用哪些定理,显然是因为思维不灵活,且自己知识体系太乱所导致的,学生未能建立起可靠的知识系统,便会影响各类知识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指导方面,要突出各类知识的关联性,并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讲解“幂函数”相关知识期间,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的知识,而后建立起思维导图,去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后续教师在课堂以及课后练习期间,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理解幂、函数之间的关联性,在思考以及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并科学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析数学问题方面,要有良好的数学知识点分析以及归纳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在考查问题期间,基本是围绕课本知识进行的。所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总结并科学地处理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面对的题型,以及题目要求,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教师可以从问题引导模式入手,帮助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搜集数学知识,并学会处理相应的信息。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以及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式。教师要说明练习题的背景,并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实现自我突破,更快速地解决相应问题。当学生能够配合学校相应的知识,那么学生找到适合的知识分析、整理的方案,在练习题之中,各类关键信息,也能够被学生提取出来,相应的问题得到集中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归纳以及分析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相应问题期间,能够灵活应用知识,学生也能更好地解析相应的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拓展实践,探索提升个人数学能力的方法。教师加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会局限于某个知识点之中,而是能理清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最终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国宝. 建立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创新数学课堂[J]. 亚太教育,2022,(01):142-144.
[2]黄思雨. 简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养成[J]. 大众标准化,2021,(09):117-119.
[3]梁旦. 基于逻辑思维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