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水平逐渐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为流畅的了解所读文本的主体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深入探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深化理解程度。因此,本文围绕着趣味阅读游戏的引入、读写结合方法的应用、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等展开阐述,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DOI
作者王雪芳
出处《中国教师》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策略

王雪芳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沱江镇第四小学 425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水平逐渐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为流畅的了解所读文本的主体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深入探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深化理解程度。因此,本文围绕着趣味阅读游戏的引入、读写结合方法的应用、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等展开阐述,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水平;趣味游戏;读写结合;信息技术

阅读是学生了解、掌握、应用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较为基础,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面对不同类型、体裁的文章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师应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善于利用新课改以来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代入感、获得感。

一、引入趣味阅读游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有赖于趣味游戏的引入,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边游戏边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在趣味横生的氛围当中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这是现阶段学生的突出心理特点,为教师游戏化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基于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具体内容、兼顾学生心理要素、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选择寓教于乐的趣味阅读游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例如,在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时,我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客观阅读水平、主观个人意愿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4-6人的学习小组,为趣味游戏的开展奠定了组织架构基础。而后为学生简单讲解了角色扮演式趣味游戏的基本方法,即“以教材文本为参考,结合文中的主要人物、对话内容、场景描述等要素,在演绎过程中趣味化展示课文主体内容。”受此启发,学生产生了很强的阅读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并且快速从宏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多重作用之下,学生对文中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将主人公心情变化的原因等进行了总结,在课堂上表达了出来,不仅活跃了学习氛围,还进一步提高了阅读与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二、应用读写结合方法,深化学生理解程度

读写结合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力依托,这不仅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实践、写作实践统筹起来,还有利于学生通过深入阅读、纵向分析的方式,深化自身阅读理解程度,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效果。另外,读写结合对学生课堂主体性、阅读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是阅读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只有通过自主阅读、主动思考的方式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才能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前预习时间,并向学生提供关于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论指导,为学生阅读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繁星》时,我首先为学生阐述了读写结合方法的关键要素,即“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善于利用‘圈点勾画做批注’的方式,将所读文本当中具有高度借鉴价值的部分积累下来,作为后续写作时的优秀素材。”而后我给予了学生一段课前预习时间,学生则通过发挥阅读自主性,从行文结构、语言表达、情绪抒发、叙事方式等方面对课文进行了深入探析,由此产生了较强的画面感,将实际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代入到了阅读中去,产生了认知上的共鸣。之后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我采用课堂有效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在互动中回答了课文衍生出来的思考问题。除此之外,我引导学生将自己观看繁星的经历,将所见之景以小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由此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写作能力的增强。

三、融合信息技术优势,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络视听资源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其具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等突出优势,可以将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并将教材中相对静态的语文知识内容,以动态化与直观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促进学生学习体验感的增强。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阅读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打造多元动态、优质高效、内容丰富的课堂环境,从横向维度拓宽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在无尽的语文知识当中自在徜徉。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采用图片展示与文字阐述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化的呈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图文内容,让学生对文中第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后我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钱塘江大潮的奔腾气势,使学生的内心深受震撼。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即“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们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经过思考进行了回答,我则对学生活跃的回答表示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在后续教学中,为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我利用视听结合与动静相宜优势,为学生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内容,将学生多重感官调动了起来,由此也将阅读教学的氛围推上了高潮。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教师应当致力于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将学生作为阅读实践中的主体力量,突出主体性、调动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趣味化、读写化、可视化的课堂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文本阅读与知识探析中来,为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增强等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悦.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2021(43)

[2]许春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1(10)

[3]余娟娟.信息技术点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J].安徽教育科研,2021(2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