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
张爱琳
仁寿县龙正中学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在教育领域逐步应用。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各个行业部门都开始将信息技术使用到自己的领域,期望带来更好的收益和效果。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乐趣,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学习资源,让教师的授课方式变得便捷,高中的通用技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中通用技术的兴趣,提升课堂授课效率,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分析,为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提供较高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
引言: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养和自主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该课程注重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以促进其应用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在教学中,通用技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全面应用。从主观性和客观性上看,通用技术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意义
通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通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通用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并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实践,提高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时代下的通用技术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并且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获得更多成长、进步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也可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
(一)抓住核心所在,明确问题本质
就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要想使得设计思维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问题做出明确,能够抓住核心所在。基于此,对于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予以学生足够的空间,在充分凸显以及体现学生所具有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对于产品的筹划,并且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帮助学生更为准确的抓住自己在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相互的交流以及讨论,对问题做出有效解决。
例如,在学习“建议汽车模型制作”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将设计的自主权完全予以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都在设计当中明确进行体现,在准确把握汽车模型设计核心的基础上,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深化发展。
(二)鼓励参与互动,引导解决问题
在教授通用技术课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控制的手段和应用”这个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控制系统案例,如智能家居控制等,通过展示演示设备、模拟实验或者计算机仿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同时,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或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和制作控制装置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在线学习和资源分享。通过提供学习资源、视频教学、网络课程和社交平台等,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来加深对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机器人编程、电子电路设计、物联网实验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重视通用技术教学,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随着通用技术的不断推广,通用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做为学校和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教育的新发展、新要求,充分重视通用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硬件支持,做为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研修培训活动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资讯、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职业技能水平。还可通过网络视频、观摩讲座、虚心向同专业教师请教等等,开拓自己的视野,与时俱进,并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应用,将学习到的反馈到课堂当中,寻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做到多学习、多总结、多反思,在学习中总结、反思。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相融合,已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成了这一学科教学的主流模式。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真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基于此,作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我们应结合课程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让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佳作用,实现更为深远的推广意义与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