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评价
李洪军
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 161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教学中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进行评价。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以机械的计算为主,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激活和思维实践,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解决方法。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新课标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存在问题和挑战
1.当前的数学教学评价更多的偏向于对学生记忆和机械运算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数学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笔试形式为主,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
2.当前的数学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多样性。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考察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如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实际应用等。然而,目前的数学评价仍然偏重于知识点的抽象记忆和应用,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例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这一节内容中,评价方式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实际应用的情境,考察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应用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评价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中可以结合基础的运算,其次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教学探究,强化教学质量。
3.当前的数学教学评价还存在着压力过大和应试导向的问题。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和升学制度的变革,学生和家长对于数学成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导致一些学生只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也面临着由于评价结果对自身评价和晋升产生重要影响的压力,导致教师更加注重应试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评价内容
1.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公式和算法的训练,缺乏实际问题的应用训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2.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和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和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创设学习场景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等,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实数”这一节内容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的环节中,需要通过问题的形式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力度,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接受知识,深入到学科知识的探究环节中。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同时也需要在教学中达到更为深入的学习效果。这是当前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也是可以强化教学创新的方面。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积极的。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韩香兰. 初中数学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究[J]. 南北桥,2017(19):67.
[2] 刘成基. 浅析初中数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