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应用探析
许静
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第三完全小学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103206)研究成果
摘要:汉语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每个学生都生活在汉语环境中,对于中国人而言,学习汉字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只有学会汉字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和运用我们的语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学习汉字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生要想顺利地阅读和写作,那就必须识记足够的汉字,明白汉字的含义,掌握汉字的应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探索整体识字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活泼爱玩,在课堂中往往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容易被外物所吸引,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除此之外,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他们在课堂上会更加活跃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也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字基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识字教学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能够在学习之初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识字用字,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整体识字教学,可以让识字教学更具系统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提早扫清整体识字障碍,这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整体识字教学中自发、主动地去识字,获取知识与经验,激发识字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学习。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整体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
1、整体识字课型中识字方法——趣味识字法
小学生喜欢玩,喜欢活跃。他们基本上不可能整节课都乖乖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因此,课堂上必须参与一些有趣的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汉字,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能学到新的汉字,还能缩短学生理解汉字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理解汉字的积极性。[1]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这节课时,课本上给出了几种传统的中国美食,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图片,可以将其中涉及到的文字,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来猜,其中我们要学习“鸡”字,可以把鸡的结构拆解,左边是又,右边是鸟,那么这个字我们可以出一个字谜,观不见有鸟飞来,“观”字的“见”没了,剩下“又”,飞来“鸟”,这就是鸡,通过这种形式的字谜,让学生对汉字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
2、整体识字课型中写字教学——汉字结构解析法
小学低年级的汉字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笔画,很多汉字是组合和直接组合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认识汉字的技巧,运用汉字的规律来学习和理解汉字。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组合的字符分解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单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领略汉字的魅力,使学生爱上学习汉字,爱上汉语,更好地学习汉字,提高自主读写能力。[2]
例如,在学习一些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把每个汉字按照结构拆解成单独的结构,并写在小卡片上,比如“林”可以拆成“木”“木”,“鸡”拆成“又”“鸟”,把小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组合卡片,变成一个汉字,并写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汉字的结构,通过结构来学会写字。
3、整体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趣味阅读法
阅读不仅仅是会把这篇文章里的字认出来读出来,更重要的是理解汉字为何这样排列,这样排列后的这段文字是什么含义,只有读出其中的含义才是成功的阅读,在以往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就开始讲解其中的汉字,更多的是老师为主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却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深入体会,没有发挥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课堂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汉字相互关联的趣味化阅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识字和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主动去识字阅读,提高整体识字教学质量。[3]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方法讲解故事,充分调动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景中,最后告诉学生,乌鸦能够喝到水,是因为它的聪明才智,他用许多石头做基础喝到水,而我们能够读懂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认识汉字,只有用很多汉字做基础,我们才能看懂更多更有趣的文章。从而让学生明白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在课外的生活实践中拓展阅读
识字和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久的学习,光光是课堂上学到的汉字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汉字有很多,包括同学的名字,广告,公共场所的标识等等,这些生活常用汉字的学习也很重要,让我们的学习场所从课堂变为操场、超市、公园,让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汉字生活化,也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例如,对于有一定汉字基础的小学生,他们对一些汉字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汉字基础,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写出自己的名字,并且让学生向同学解释自己的名字,教同学写自己的名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学会写中朋友的名字,从而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且学会写同学的名字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础,唯有学好汉字才能奠定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学好汉字,为语文学习奠基。
参考文献:
[1]安玲玲.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以《小猴子下山》一课为例[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 (2):95-96.
[2]王凤. 品读汉字文化 传承传统文明 ——论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 新智慧. 2021, (1):37-38.
[3]张爱棠. 识文谈“字”,言之成“理” ——以领会统编教材编写意图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1, (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