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

摘要 【摘要】摘要:学生活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需求,以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作了深入的探讨。
DOI
作者范吉凤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

范吉凤

桂林市永福县向阳小学  广西 桂林市

摘要:学生活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需求,以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活动式教学;活力课堂;构建

引言:如何使英语课“活”起来?“活力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为目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英语教学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并能主动学习,并能以创造性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英语实践活动。

一、活动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首先,主体性原则。活动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各种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要适合不同的学生,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其次,情感教育原则。新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努力提高其能力,还要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设计生动有趣、充满积极意义的教学活动来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逐步建立学生的信心。

最后,活动设计合理化原则。教师应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特点等,以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有趣味性,形式不能单一,要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学活动要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真实性。另外,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兴趣。

二、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的措施

(一)通过趣味活动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玩是儿童的天性,如何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都要深思的问题。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设计许多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英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编创有趣的歌谣和小故事等,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会更容易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语言和话题语言,也能提升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动机、自然意志、合作精神得到发展。说明教学中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会主动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学生的“内外并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素养。

例如:在语音教学导入一环,考虑到小学生喜爱故事、儿歌,我们可充分利用教学平台来编创有趣的歌谣和小故事等,使呆板、单调的语音课堂富有生动趣味感,进而提升孩子们参与语音活动的热情。在教学中,笔者就曾编创了有关角色的小故事:It’s a sunny day. Tian Tian, Shi Lin,Shen Die and Shi Tou are in the farm. Tian Tian rides a horse, Shi Lin uses a fork, Shen Die does her homework. Shi Tou reads a world map.在unit3 My friends课堂教学中,笔者编了这样的故事:I have two friends,they’re Mark and Fall. They’re always arm in arm. Mark is smart,he has a card, It’s near the car. Fall is tall, He has a ball, It’s near the wall, Wo! Wo! That’s all.对于这两个故事,笔者先引导学生们仔细地倾听,然后再试着和老师一起会话故事,通过阅读感知字母 or、 ar、 al、 al等的单词发音规律。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课堂从"单向传授"向"启发和引导"的转变,突显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孩子们也从被动"接受"到注重自我"发现",从"独主学习"到"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式感知、观察、领悟、体验 or、 ar、 al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然后基于规则学会如何更好的拼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语音学习能力。

(二)合理利用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中,以情景体验为重点,以交际对话为手段,使学生能用英语参与有意义的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例如:以“What’s your hobby?”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用Ⅰ like doing…来表达,将涉及的动名词形式写在黑板上,提示学生进行参考。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文本,熟悉Ⅰ like doing…句型的应用。根据给出的图片,进行提问: Who is she? Who is he? What can she do?再给学生提供描述人物的简单信息,能用第一人称及其它人称对相关信息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每六人一组,每个学生对应图片上的一人,由小组长担任“我”的角色,观察图片各个人物对应的兴趣和爱好,对每个人物进行兴趣爱好模仿,组织学生进行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分享最佳表达,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通过说、读、写、玩等活动,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合理实施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活动评价

评价目的不是要分三六九等,而是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以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活动评价的有效实施对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影响,要让活动评价充分发挥其作用,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参加英语的活动教学,那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活动评价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努力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比如自我反思评价、师生相互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等;其次,为了使活动评价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实现活动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师生在实施活动评价时应遵循激励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等,从而使活动评价减少主观随意性,在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与价值的同时也优化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开展的效果;最后,在评价方法上要实现多元相济,即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与灵活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比如模糊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以及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表格评价相结合等。

总而言之,活动式教学既契合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符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学科特点,其教学取向、实践特点都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过程的实质、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高度契合。本文尝试拓展研究思路,丰富活动式教学内容,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晓瑜.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J].校园英语,2022,No.597(01):97-99.

[2]王春艳.运用活动式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11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