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高中农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

摘要 【摘要】摘要:职业教育的改革进入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主题,构建起“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育人机制。立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笔者将根据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分析,围绕“职业技术高中农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一题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看法和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给诸位的工作优化带来些许灵感和帮助。
DOI
作者王芳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职业技术高中农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

王芳

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663499

摘要:职业教育的改革进入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主题,构建起“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育人机制。立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笔者将根据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成果的研究、分析,围绕“职业技术高中农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一题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看法和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给诸位的工作优化带来些许灵感和帮助。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农林是职业高中当中较为重要的专业,承担着为农林行业培养、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学生们在学习该门专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储备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形成良好的专业实践意识和能力,要形成“理论+实践”的双元素养。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依托于科学的课堂模式推动师生联系,以“边学边教边练”的模式推动课程发展,进一步调动、运用学生的综合能动性。

一、提供教学场地,改善教学条件

农林课程所对标的是涉及农业、林业发展的技术性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务必要关注于学生实践意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院校应为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开辟具有对应规模和内容项目的实践场地并配全、配足实践器材,让教师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实践指导。教师则要配合院校的安排,引入对标于农林产业实际工作环境的生产场景和工作流程,提高环境建设的水平。依托于实践教育,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理解、吸收、深化理论知识学习成果,从而实现自身理实一体化综合素养的能动提高。

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室内课程的教学环境中做好相应的“文章”,选择一些反应农林生产真实场景、工作流程和核心技术应用成果的图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能够在室内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对专业实践产生熟悉的认知和能动参与的诉求,并为后续相关实践活动的正式开展做好生本情绪方面的铺垫。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方法

  一如笔者前文所言,农林专业的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硬”,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完备的课程体系,否则学生的双元素养便无法得到有效的生成平台。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安排方面,农林教师要对标于学生对专业科目最终的学习成果,靶向性地探寻科学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主题,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准来有机选择不同的引导策略,融入一些激趣性成分去调动学生的自主认知、实践热情,还要重视起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有机应用,协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出发去深刻理解知识成分的实践应用过程、方法和效果,进而达成强化学生知识获得感和实践输出诉求的目标。

  另外,农林教师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占比,构建更加逼真的实操场景。在这一工作过程当中,教师应借鉴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准确了解对口工作的常规执行流程。譬如,教师不妨结合自身的研究载体,引导学生来到农作物种植基地,发动学生接触真实的农作物培育环境,并对基本的农业研究活动做尝试性参与。

三、倡导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农林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调查学生在现阶段的专业学习程度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学生未来的就业意愿和具体的岗位技能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农林教师应构建出“讲+练+学”相结合的良好氛围,积极调动学生围绕专业主题阐述个人看法、交流学习经验、提出实践建议、探讨专业问题的热情,并可在适当情况下引入以实践案例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构建模式,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呈现出更为浓郁的生本色彩。

具体到实践教育活动方面,农林教师要进一步放开课程的“权限”,鼓励学生立足于既有理论知识学习成果自发地去思考问题、提出方案、执行方案、总结成果,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实践要素做能动改造,帮助他们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并最终引导学生回归于课本去进一步吸收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实现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的互促互进。

除了以上几方面策略外,院校和教师还要重视起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和周边的农林生产基地、研究单位建立伙伴关系,定期邀请对方业务骨干人员来为学生主持报告会,并组织学生前往合作单位参与真实的生产实践,进一步促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结束语:

  我国的农林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很大。立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综合背景,农林教师需要进一步围绕“理实一体化”课题开展多维研究,一方面完善硬件保障,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重视起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构建,开辟更多的实践教育资源输入渠道,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应用农林专业知识、技能的价值和乐趣,从而为他们早日成为高素质的农林专业人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国苹. 浅议职高农林专业的教学方法[J]. 成才之路,2009(5):75.

[2]田新辉. 浅谈中职农林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 文渊(中学版),2021(2):117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