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我心 ——柯桥区浙光幼儿园清润课程背景下班本课程实施

摘要 【摘要】摘要:培养头脑型的儿童,需要头脑型的教师,为了让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让孩子成为发展的主人,班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況,围绕幼儿的兴趣、问题展开,反映的是教师、幼儿之间探索的过程。浙光幼儿园园本课程——“清润”文化体验课程,重视孩子的亲身体验,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玩。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作为乡镇幼儿园,出于城乡结合部,周边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中班课程《“桂”在我心》就是利用周边资源开展起来的。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许多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疑惑,并由此进行反思和总
DOI
作者丁华娣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11月第21期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桂”在我心

——柯桥区浙光幼儿园清润课程背景下班本课程实施

丁华娣 

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312025

 

摘要培养头脑型的儿童需要头脑型的教师为了让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让孩子成为发展的主人,班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況,围绕幼儿的兴趣、问题展开,反映的是教师、幼儿之间探索的过程。浙光幼儿园园本课程——“清润”文化体验课程,重视孩子的亲身体验,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玩。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作为乡镇幼儿园,出于城乡结合部,周边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中班课程在我心就是利用周边资源开展起来的。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许多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疑惑,并由此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课程活动  桂花  推进  实施

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从幼儿个体、经验、兴趣、班级情况出发,建构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项目活动的内容选择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一日生活中有无数个教育时机,合理选择活动的内容就至关重要。

1.课程内容从兴趣而来

“清润”文化体验课程,是让孩子在于环境的交流中、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与能力的提升。为了给予孩子更多的体验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时间,结合“清润”游戏场里的户外种植区。孩子们形成了“小小园丁”,在劳动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每天到清润种植区查看植物状况成了每日的例行公事。这不,那一天天气很晴朗,吃过午饭我们排着队高高兴兴的出去散步,突然一阵香味随着风飘过来。辰辰大喊一声:“好香的味道啊,哪里来的?〞一一说:“我也到了,真的好香啊!这时候其他的小朋友也说道:“老师,老师,我也到了!”登登用手指着说:老师,我发现了,原来是这棵树传来的香味。”小雪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是桂花树。小朋友们也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老师,我也知道,我也知道,这是桂花树。 就这样我们与桂花的故事开始了~

2.课程内容从经验而来

第二天早上,汤圆拿着一支开满橘色花的树枝,过来问我:老师,老师,这个也是桂花吗?他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怎么是橘色的?我并没有马上回答汤圆而是请他自己去发现。孩子们通过绘本的阅读,爸爸妈妈帮助以及生活中的观察。原来,桂花不只有黄色小花的金桂还有橘色的丹桂,孩子们在绘本中找到了2种桂花的大发现。

总之,“生活教育下的课程活动肯定更适合孩子,更容易让孩子得到浅谈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推进与实施。

  • 课程活动的预设与调整

1.课程活动的预设

课程活动是一个动态开发的过程,但是毫无目的地开展活动肯定是无意义的。依据《指南》进行分析: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不同。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领域,才能使课程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课程活动的调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活动的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孩子居然对幼儿园有几棵桂花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议论纷纷的说起来了,玥玥听了说:“我早上进幼儿园门的时候也闻到了香味,那里也有桂花树。幼儿园里到底有几棵呢?孩子们互相商量着,怎么才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几颗桂花呢?最后他们決定寻找同伴一起去数一数

数桂花树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数完之后进行了记录,有的组找到了 13棵,有的组找到了 100棵,有的组找到了 8棵,为什么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我们就把问题抛给了孩子,晨晨说:“我们组没有找到这么多的树。洋洋说:“我们不认识桂花树。汤圆说:“我们想画很多树。那怎样才能更清楚知道我们幼儿园有几棵树呢?可可说:“跟下飞行棋一样,我们找个起点,最后到终点这样就知道有几棵了有的说:“我们一棵一棵找过去吧,我们找的仔细一点。

最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办法,再与其他小组对比,最后得知幼儿园一共有18棵桂花树。

活动中从计算幼儿园桂花树有几棵,综合了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多个领域。

课程的实施策略

1.给予自由探索的机会

观察活动中孩子会问 “这个桂花怎么这么多花都长在一起”、“桂花花瓣怎么这么小”,可见,孩子对桂花的了解比较少。老师是直接告诉孩子吗当然不是科学领域中说“喜欢接触新的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很显然老师只要放开手,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让孩子投身到大自然中探索,自然而然会让活动进一步开展。

  1. 梳理杂乱琐碎的经验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以及比较的方法,我们对桂花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桂花的茎根很细,叶片大,桂花花冠合瓣四裂,形小,成十字型。每朵花花瓣4片,香气极浓,桂花的花瓣像四个小汤匙。

就这么看看摸摸孩子们就真的认识桂花了吗?幼儿经验的梳理就是教师从幼儿已有的经验中来,帮助幼儿丰富其更多的经验,丰富了经验后投入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帮助幼儿梳理琐碎的经验。于是我们又在整个学校寻找桂花。

让孩子们设身到大自然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

3.激发探索欲望,解决切实问题

在活动中,孩子处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在困境中他们积极探索,用自己学习到的方法去解決切实问题。我们收集了很多很多的桂花,有几个小朋友提出来怎么样让这个桂花的香味一直在呢?因为这个香味真的很好闻!接下来我们开展了我们的活动,有的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智慧,把桂花放袋子里做桂花香袋,有的小朋友把桂花收集起来制作成一个美丽的盆栽,还有的小朋友桂花捣成汁,做成香香的桂花香水,还有的小朋友把他晒干变成了桂花干,可以泡水喝。那么这么小的桂花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桂花可以做书签,漂亮的桂花发夹,我们还举行了桂花美食品尝会

总之,课程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随机性,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都可以作为课程活动的内容课程活动的开展是需要教师多用心去聆听、多用心去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相应的支持。课程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灵活多变,这才是动态的开发,把孩子与生活距离拉的更近了,亲近自然与环境互动,这才是课程活动的真谛。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