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
赵建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三峡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思想普及的今天,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不适于新时期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情境教学法的出现,既成为了当下各阶段、各学科重要的教学方式,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存在分散性的特点,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影响,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成效[1]。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情境教学法与语文知识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等客观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这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出来,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个人学科素养的共同提升。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气氛方面,情境教学更注重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两个好处:首先,情境教学模式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使小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状态下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中;其次,情境教学模式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离不开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才能,展示学习自主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二)有效调动课堂学习兴趣
就小学生的认知理解的范围和能力而言,情境化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演示等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一方面,情境教学将比较枯燥的字、词、句与直观、生动、有趣的场景联系起来,以故事或情节的形式展开教学,能更好地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情境教学模式使用的方法更加灵活。有趣的情境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展演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很多课文,不论在思想主旨上,还是语言构架上,都更贴近学生的身心特性,且可读性、思想性、启发性很强。而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将课文中所展示的思想、情感、主旨等,用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展演类活动迁移至其视域,必然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其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发展[3]。因此,教师在落实课文阅读指导时,应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法为铺垫,在切实兼顾学生身心特性、认知诉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节等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其改编为对应的展演情境。使学生在展演中融入文本,来扮演其中各类角色,对课文内容开展直观化演绎,以借此来激发学生课文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寄托于其中的思想、情感,使语文教学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开展《狐假虎威》阅读指导中,可以课文内容为引领,组织学生根据其情节,扮演课文中的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等角色,来展演其情节的推进过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适度引导,使学生在演、思、悟的过程中,获得对课文主旨的深入了解,来助推学生兴趣激发。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带入感,将教学内容依托于游戏形式表现出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我是什么》这篇科学童话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创设游戏情境,激活学生学习体验”的教学理念开展了教学活动。此篇文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水的三种状态,还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提问的习惯。此篇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有着极高的“神秘性”,因此笔者在教学开始时,就以“猜谜”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来说,猜谜游戏是他们接触相对较多的游戏,笔者在提出谜面时,先是引入了一些具有悬念的句子,当几名学生接连几次没有猜出答案后,笔者又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顺利猜出了答案。在这种氛围下再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讲授,学生也能更加深入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塑造语文素养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是对生活的浓缩。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则必然更利于学生在充分兼顾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应用深度践行“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来构建生活化情境。组织学生在生活场景、素材、活动的引领下,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与特色,为其积累生活经验而注入新鲜血液。而在生活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对语文与生活之间关联的认识必然更加深刻,语文教学的延展性也会得到全面保障。尤其在诸如写作、表达、交际等教学项目中,教师更应加强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其内在涵养与人文积淀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以“我的植物朋友”为主题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可倡导学生以自己所喜欢的某一“植物”为载体,在家对其开展培植,并记录、观察、探究其生长过程,使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引领下,获得对所写对象特性的深度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开展语文写作,来拓宽其认知视域,塑造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借助情境教学来激发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因为情境化教学本身就是多变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既能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101-102.
[2]兰清珠.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34-35.
[3]朱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