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探微
张燕
溧阳市平陵小学
摘要:小学生处在心智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落实好古诗词教学工作,可以开拓大家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文化知识,并尝试向文豪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古诗词跟现代汉语的表达、使用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别,在句式、句型等方面上都更为独特,所以对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有大难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这一学情出发、积极尝试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借此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境。
关键词:小学低段课程;古诗词教学;优化措施与办法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沉淀、结晶,同时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学的精华浓缩,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小学生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难以理解精炼浓缩诗词的含义,所有无法实现快速高效的记忆,学习的整体进度较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建议教师可以将各类与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维持高度统一的教学方法渗透于课堂上,比如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图片、视频等作为载体快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将所有心思都聚焦于古诗词的研究、探讨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转变教师观念,创新诗词教学
即便新课改已经落地许久,但在当下仍然有部分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去推进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只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背诵,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无法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都不理想,比如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只会停留在粗浅层面上。为了改变以上困境,教师首先要大刀阔斧地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的手段,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列为小学低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前提目标。
举个例子,在围绕统编版二年级《绝句》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图片并在课上向学生进行分享和展示,借此让他们获得一种与诗人处在同一时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展开古诗词的学习,如此安排最终的效果会更好。具体来说,在围绕“两个黄鹂鸣翠柳”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享这一句话所描述的场景图片,然后向学学生介绍这一古诗词的含义: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姑娘踩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们身边,世界万物都开始逐步苏醒,整体呈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导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认真回忆一下在此前曾经学过的与“春天”主题有关的古诗词,在课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最后,教师要带领全体学生一同学习《绝句》,认真研究一下古人描述春天景色时用到的方法和技巧。按照以上图文结合+自行探讨+教师引导的方式去推进教学,的确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氛围
即便同为诗词形式,不同古诗词在描写的切入角度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别,作者借助诗歌创作想要表达传承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时,如果教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理解诗词并诵读,很有可能会导致一种极端情况: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让学习能力弱、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低段小学生理解其中的深意。小学生的思维以具象为主,所以如果教师能丰富大家的感官体验,往往就能让他们更快速、充分地融入到诗歌中,与作者实现共情,为此建议教师要创设与诗词匹配的情境,借此让学生得到视听等外部感官刺激,最终优化课堂的学习氛围。
举个例子,在围绕统编版一年级《江南》这一首诗歌展开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该诗歌描绘的是江南地区民众正在欢快采莲的这一个场景、画面,同时这一诗歌还表达了江南水乡灵动的美,全篇语言内容简单易读,而且主题明确欢快。但由于许多学生并未去过江南现场,难以感受江南美景,为此建议教师可以提前搜索与江南采莲相关的视频,并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出来,创设与古诗词内容遥相呼应的情景,让学生的多重感官都可以得到调动,试着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含义。在视频的选择上,建议要体现池塘、莲花、莲叶,大人划小船、采莲、说笑,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场景的类型,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快速被吸引、带入诗歌所描绘的现场。运用以上教学方式,可以降低诗词的理解难度,而且还能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深化,慢慢学会享受古诗词的阅读。
三、抓住诗词诗眼,注重引导学生
在大多数古诗词中都有对应的诗眼,诗眼是最能体现诗词思想的核心所在,同时还发挥出引领全诗的效果和作用,的确十分重要性不言,因此在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学习时,教师必须向学生分享寻找诗眼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带领大家共同寻找,如此就能辅助他们更快理解诗词的主旨。首先,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学习古诗词并提出疑惑,其次,要向学生讲解诗词的内容,降低大家对文言文的理解难度。再次,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古诗词的内涵,并且在众多的字词中锁定具体的诗眼。
举个例子,在围绕《咏柳》展开教学时,教师要遵循以上所说的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共同寻找诗眼这三个步骤去推进和展开,在自学后许多学生会明白,这首诗歌是一首咏物诗,说的是二月柳树在春风吹拂下左右晃动、显示出蓬勃生机的画面,同时不少学生还会提出疑惑,为什么诗人将柳树比喻成绿丝绸、为什么春意盎然的场景会与剪刀裁剪一事关联起来,在教师提供引导后学生才会明白,原来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成剪刀是在使用拟人的手法,以此模拟剪刀裁剪的动作,此举将柳树叶下垂、其中部分柳树被风吹起、形成剥离分裂的场景描述得非常形象生动,不但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同时一问一答方式还能给人一种跳脱的感觉。在结束以上流程后,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寻找这一诗词的诗眼,也就是“裁”,该字的运用是《咏柳》中最妙的地方,因为“裁”的融入,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可能系统地展示出来。在认真阅读后,许多学生都会在脑海中构建出这一美景,犹如大自然杰作一般的画面感。
四、反复吟诵诗词,以读促悟
吟诵古诗词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大多数低年级小学生都十分热衷于诵读,而且他们还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行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获得感悟,达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效果。关于吟诵诗词的流程大体如下,首先让学生自读诗词,在遇到生词时可以借助查阅字典、明确字的读法和含义,再读通句子。其次,教师要从旁提供一定引导,尤其是学生在轻重缓急、语调、发音等方面陷入偏差时,教师应该耐心纠正。最后,要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
另外,关于古诗词的诵读形式很多样化,可以是小组诵读,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诵读,更可以是个人朗读、轮流朗读,还可以是教师范读搭配学生模仿诵读,更可以是表演阅读和配乐读的融合。在以上众多的方式中,配乐读最能将人带入到诗词的意境里,恰到好处的音乐烘托可以快速感染人,让大家更轻松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比如在围绕《村居》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诵读前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首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在这一背景音乐的熏陶下感受春天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画面,感受在村子里生活远离世间争斗、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低段古诗词教学仅停留在讲解诗词含义、要求学生背诵这两个层面上,导致学生哪怕能将古诗词非常快流利地背出来,但是却未必能理解古诗词想要描述的故事、表达的情感、打造的意境,学习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未来,教师要做出创新尝试,结合低段学生年纪不大、对文言文理解不够深刻的特色出发做好安排。具体来说,要立足“转变个人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意境,优化学习氛围;抓住诗词诗眼,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诗词,以读促悟”这四个角度出发、构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世辉,《读经典诗词享天然童趣》[N],语言文字报,2019.
[2]闫磊,《小学低年级古诗词诵读教学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潘娜.借助多媒体更好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149-150.
[4]刘向平.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浅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