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教育领域,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重要阵地,亦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焕发着新的生机。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平台,为构建美术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仍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大挑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美术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发
DOI
作者徐冬玲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10-1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信息技术助力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徐冬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穆棱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教育领域,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重要阵地,亦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焕发着新的生机。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平台,为构建美术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仍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大挑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美术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习热情

兴趣,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的核心,为学习过程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及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如图片、图像、动画、声音和文字等。这些元素恰好契合了学生对于具体形象事物的好奇心,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吸收与构建,以及信息的存储。在美术课堂上,通过电脑课件的巧妙运用,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图画与声音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从平面跃升至立体,从静止转化为运动,从单一的文字扩展到声音与图像的交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因此变得生动有趣,学习氛围也随之变得轻松愉快,学习之旅便由好奇与探索启程,学习动机自然而然地形成。

例如,在美术人教版中的“寄情山水”一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深度学习和创新创作的课堂环境。教师不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其意境之美,还结合古筝曲,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山水氛围,使他们仿佛置身于古人的山水之间,感受那份宁静与深远。更重要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技法特点。通过电子资源库,学生可以方便地查阅到各种山水画资料,从古代的山水画论到现代的山水画创作,从北方的雄浑山水到南方的秀美山水,应有尽有。这种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和感受山水画的魅力。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开始尝试运用所学的技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对山水的理解,创作出一幅幅富有个人情感的山水作品。有的学生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磅礴,有的学生则更注重表现山水的细腻柔美。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学生的独特思考和创意。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基于其已有的具体经验,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并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得以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和图像编辑、处理功能,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点,使得教师能够将美术技法、步骤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可以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以美术技法学习为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以充分发挥电脑强大的绘图和图形处理功能,运用动画、视频演示等有效手段来化解教学难点。比如,在教学“色彩搭配与运用”这一美术技法时,教师可以借助电教媒体,在网络上搜集丰富的色彩搭配素材,制作专门的视频课件,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搭配技巧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各种色彩搭配的效果,还能够了解到色彩搭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原则,从而拓宽了学习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也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知,提高了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最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不仅学到了美术技法知识,还得到了审美素养的提升和创造力的激发。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借助信息技术,美术课堂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平台。利用这些资源和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有效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充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美术学习资源,包括在线教程、名家作品欣赏、美术史资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地选择这些资源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美术素养。与此同时,各种绘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3D设计软件等数字化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此外,网络平台如在线论坛、社交媒体群组等的建立,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与其他美术爱好者或专家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获取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增强了学习动力,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变化共同促进了美术课堂的高效运行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美术高效课堂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平台,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和促进自主学习,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显著提升。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与实践路径,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平衡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助力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共同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美术线上高效课堂[J].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2):23-24.

[2]孙权.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4,(05):42-44.

[3]何婧.初中美术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J].学苑教育,2024,(09):94-96.

[4]张治全.信息技术助力高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2024,(24):96-9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