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成磊
大雪山镇自由小学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表明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减轻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新重心。因此,“作业设计的合理化”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作业”受到了特别关注,如何将过多的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转化为更具科学性、个性化、有灵活性的作业,已成为各地初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单元角度探讨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随着单元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作业设计成为教学过程的研究核心。单元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内容质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获取产生直接影响,这使得对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索和改革至关重要。对于初中阶段,探索和变革作业模式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以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
1.作业的难度要适中
在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作业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宜过难或过易。如果作业难度过高,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增加他们的挫败感;而作业难度过低,则无法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作业的形式要多样
为了避免单调、重复的作业,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包括基础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层次性作业、趣味性作业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作业,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作业的内容要系统
在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作业的内容应该有序且连贯,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组合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作业任务。同时,题目的难度应该有递进性,从基础到复杂,从掌握到应用,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巩固,设计基础型的作业
初中数学教学中,“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巩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型的作业。这些基础型作业主要以教材为基础,紧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目的是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这个策略下,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配套的基础型作业。这些作业应该包含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并有一定的梯度性,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另外,教师在设计基础型作业时,还应注意控制作业的总量和难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或压力过大。例如,教师在上完一节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课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的基础型作业:
(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写出一个包含当天所学的方程模型(如ax+b=cx+d)的实际应用题,并解答该题;
(3) 复习本课中的知识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困惑,以便在下节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这样的基础型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巩固重要的知识点。
(二)展示数学价值,设计实践型作业
为了展示数学的价值,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型的作业。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它已经渗透到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各个领域。比如函数在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解决相关问题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在单元作业中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以选择方案为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方案优选问题,体会函数模型思想,提高运用函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以下实践型作业:
(1)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所学的函数知识对数据进行拟合,预测未来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2)利用所学的函数知识,制定一个家庭理财计划,根据家庭的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情况,选择最优的理财方案。
(3)利用函数模型对某一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些实践型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层次性作业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等能力的责任。但是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和做题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对数学课外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例如,幂的运算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幂的运算》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1)基础题。这些题目主要包括幂的加减、乘除和幂的指数相同的乘方或开方等简单运算,这些题目较为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幂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提高题。这些题目是在基础题的基础上设计的,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思考和计算。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比如计算银行利率、房屋贷款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拓展题。这些题目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需要学生对幂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幂的性质、定理和公式应用的题目,这些题目需要学生对幂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作业中,基础作业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的,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对于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解决更难的题目,充分挖掘他们的数学潜能。对于做题速度较慢或出错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辅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这样分层设计的数学单元作业能够有效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他们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丁建红.“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01):92-94.
[2]陈枫,倪江山.“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