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永杰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民族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科学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以此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促使其与他人深入合作,推动其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创新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增强其数学学习能力,为其以后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非常适合用于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因此教师有必要探讨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以便为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在线练习并及时为其答疑解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数学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和数据分析。可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后,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打造多样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理念落后。大部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深入分析教材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不一样,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起来较为被动,上课时候并不专心听讲,下课之后也并未及时温习,对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不能够深入思考。部分学生主动性差,对数学知识遗忘比较快。还有的学生作业较为马虎,错了一次还会错第二次,解题时缺乏逻辑性,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学习自信心不足。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PPT,用这种方式创设情境。其次,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问题情境模式、设置悬念等,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抽象概念、公式以及法则等内容,这些内容较多且不易理解,利用信息技术技术制作一个图形或用视频辅助讲解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结合网络资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教材内容外,还应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互联网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可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重要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和获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发挥数学知识的育人功能。以《勾股定理》为例,这个数学知识在发展和研究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历史。通过互联网资源,可以了解到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数学文化。从最早的《周脾算经》中的勾三股四弦五到毕达哥拉斯的直角三角形研究,人们不仅可以了解验证勾股定理的不同方式,还可以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等角度进行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结合网络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数学思维,同时也是打造智慧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思维导图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环节引入思维导图,以此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归纳和总结,从而增强其课堂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常见的思维导图模板有圆圈图、气泡图、树形图等,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思维导图时,须结合教学内容、知识类型、数学知识量等,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模板,以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和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教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课时,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引入思维导图,把本课的探究方法、探究内容、重难点知识、探究结论等加入思维导图中,以此保证后续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其次,教师依据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填充思维导图的内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课堂效果,又能使其更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填好的思维导图上传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方便学生在课后随时查看和复习,在提高其课后复习效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教师们开始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将传统知识授课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要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教师需要在教学时注重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等工具完善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5-37.
[2]郑秋月.恰当融入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以“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59-61.
[3]赵国阳,王文君.科学整合有效提升:探究初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J].学周刊,2018(2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