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实践研究
单馨莹
大庆市奥林学校
摘要:历史学科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和阐述,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重要领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得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背景,通过模拟历史场景、重现历史事件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意识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实践研究,以期为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创设;实践研究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创设情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评价标准,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情境的创设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情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二)选择适当的情境素材
情境素材是情境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选择适当的情境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选择情境素材时,应该注重素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可以利用的历史素材包括历史文物、遗址、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
(三)设计情境教学活动
设计情境教学活动是情境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活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同时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设计的历史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营造适宜的情境氛围,点燃历史教学的火花
在实施情境教学时,营造适宜的情境氛围是首要步骤。为了创造这样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历史教学内容和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教具、角色扮演等辅助手段,将历史场景和事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元素,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场景和事件生动地展现出来。这包括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和活动,以及他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感受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和变革浪潮。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对于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为了优化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发展和影响作为主线,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进行系统展示。例如,可以重点展示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自由等思潮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这些思潮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深刻改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历史框架,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通过探究问题去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历史教学内容和目标,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将历史场景和事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巧设问题情境,以此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唐朝时期繁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描绘唐朝时期繁荣景象的诗句,如“千里长河一旦开”,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诗句对隋朝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将学生置身于历史问题之中,让他们结合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终体验到探究历史的喜悦,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再如:以“辛亥革命”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精心设计以下思考问题:辛亥革命是否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为什么它被比喻为一朵未结果实的花?这次革命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通过布置这些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情况。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掌握学情,还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创建生活化情境,树立学生的生活化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到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通过创建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树立生活化意识。
例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内容,思考一下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是如何走向振兴和强大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与这一时期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图片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一下这些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这些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例如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老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等。
通过创建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他们的生活化意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营造出一种“乐学”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成效。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推崇和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注重以情境的构建和运用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情境的育人效能。在兴趣教学的引导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宏武.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27):121-123.
[2]尹小平.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2(1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