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整合运用
才让东主
青海省海晏县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视听资源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加持之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氛围、教学方式、环节构成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有利于契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可视化与动态化的环境中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切实提升。因此,本文围绕着微课导入的进行、视听结合特点的利用、思维导图优势的发挥等进行阐述,希望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导入;信息技术;多重感官;知识框架
在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秉承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多采用填鸭灌输、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迟滞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知识探究能力的增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适时转变教学思维,其次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在多媒体设备有力辅助之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得到双向提高。
一、利用微课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整合应用,有赖于微课导入的积极进行,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其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的优势,将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以播放简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创新课前导入方式,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在高度参与感、代入感的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优势,采用播放动态化短视频的方法,为学生进行了直观形象的课前导入,由此使得学生感觉到眼前一亮,在看得见、听得到的氛围当中对观察物体有了新的认识。而后我引导学生以此为参考,观察教材中涉及到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图形,并尝试着用正方体教具摆放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受此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显著激发,并且按照观察、思考、实践的步骤,对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产生了多角度与深层次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利用视听结合特点,调动学生多重感官
视听结合优势是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做到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以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呈现动图等方式,将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调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引入趣味学习游戏,使学生边游戏边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基于此,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模式视听结合特点,引导学生在多元动态、内容丰富、趣味横生的课堂上,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知识探析。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首先利用视听结合特点,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讲解立体几何的视频,其中包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实际应用,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则以长方体为实例,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进行了强化记忆,并尝试着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内容,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推理之后,得到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我对学生的结论表示肯定与赞赏。实践证明,在视听结合优势作用下,调动了学生的多重感官,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和积极性。
三、利用思维导图优势,搭建数学知识框架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同样还离不开思维导图的利用,这一方面可以将教材中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框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整体化、体系化数学思维,在探析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萌发与知识迁移能力的增强。基于此,教师应当秉承着“理清脉络、重点突出、搭建框架”的理念,协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数学水平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的图文结合优势,统筹了图片展示与文字阐述的特有优势,为学生展示了两种算式,涉及到了可以被整除的除法算式、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除法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为后续因数和倍数的探析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后为学生搭建了与之相关的思维导图内容,从纵向维度贯穿了学生对除法、因数、倍数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此同时,我为学生简单阐述了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即“以所学知识的重要程度为立足点,搭建框架式、树状图式、表格式等知识体系。”在语言阐述与图文结合的双重作用下,学生逐步产生了整体化、体系化的学习思维,印证了信息技术多媒体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优越性。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融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不仅是教师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趋势的集中体现,还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保持教学思维的先进性、聚焦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完成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掌握、深化、应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何玉林.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上),2019(03)
[2]朱同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时机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