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 【摘要】摘要: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与培养策略为人工智能时代带来很大改变,当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去了挑战与生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应该注重构建较好的支持体系,有目的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理念与意识,不断完善实践智能教育,锻炼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形成完整的信息素养构成发展,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DOI
作者王霞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王霞

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古牧地第一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与培养策略为人工智能时代带来很大改变,当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去了挑战与生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应该注重构建较好的支持体系,有目的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理念与意识,不断完善实践智能教育,锻炼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形成完整的信息素养构成发展,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人工智能;培养信息素养

 

一、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也就是AI出现于1956年,之后历经了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并使用到智能教育、交通、制造等各个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是由认知、感知、教育数据以及算法能组成的,可以顺利感知到多种数据并进行学习,并使用到图片与物体识别、语音识别与翻译、大数据分析等不同领域中。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进行了纵向发展,进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人机协同教学等新型学习方式,推动智能教育向着智能化、个性化、交互化、新颖化发展。

人工智能给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去了发展机遇。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智能技术的支持,结合幼儿教师目前的专业情况、学习与教学需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为教师的学习、深造提供了新途径,支持在线学习、网上钻研、实践反思以及充足的资源,无疑缩小了幼儿教师的数字与技术等专业发展的不足;还能丰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话题,像怎样普及人工智能、使用智能技术提升幼儿园教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幼儿的学习需求,以上都为幼儿园的专业发展指引了实施的途径与方法;另外,人工智能也能减少幼儿教师的管理负担,使其把更多精力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人工智能具备了批改、助教、阅卷和自动管理等功能,完全能减化教师忙碌的工作。

人工智能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挑战。第一,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学会以辩证的方式合理使用智能技术,规避智能技术的不足,吸取其长处,不应该固执于传统教学思想,要学会创新,在现实教学中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完成预期设置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当下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前教育的水平很大因素是由教师的能力、态度与所学知识决定的,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合理使用有利于缩减教师的工作量,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则很容易适得其反,那么幼儿教师就要具备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为教育做出良好的服务与贡献。

二、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信息素养处于不同时期展示了不同价值,经历了从外由内的转变,教师想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直面挑战与机遇就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首先,具备智能管理素养。人工智能给教师的管理和组织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化解了教师在任何不确定环境中的突发情况,需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建立教学管理思想与技能。智能管理主要包含精细管理、人本管理、协同管理与风险管理等。精细管理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判断幼儿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连接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不断推动教学的有效性;人本管理需要教师使用人工智能突出幼儿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以技术督促幼儿的全面发展;协同管理就是教师要利用人工智能在感知信息、截获、总结与整理等环节辅助教师的教育工作,当然使用人工智能还能有效提升管理效果,教师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给幼儿渗透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则是教师使用人工智能要注意保持风险意识,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避免幼儿的隐私或其他外泄,甚至可能会给幼儿带来伤害,保证幼儿的健康学习与发展。

其次,培养智能教研素养。通过教研素养能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给教师的教研带去了全新的氛围,只不过也会提出对教师在学情、评价和智能融合上进行创新;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现代化学前教育坚持的基础,教师必须要正确分析教育对象与教育要素,使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分析能力。教学评价是评价幼儿学习结果的主要方式,更是展示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准确评价教学,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这无疑是推动了教学评价的改革进程,在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等方面突显了智能的特点,因此教师需在教研活动中确定人工智能时代中教学评价的新要求、教学理念等等;当然不仅仅如此,还有智能教育的融合,也就是教育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本身教育属于一项课程,人工智能就是一项技术,开发技术其实使用的就是非教育逻辑,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符,不能良好的把教育和技术融合到一起。幼儿园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讨论这个深层的教育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最后,智能教学素养。人工智能教学包含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人工智能为教学对象等。人工智能教学常见的表现形式就还是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更注重展现技术的属性,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VR等技术,体现了人机协同、个性化教学等特点。其中个性化教学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挖掘数据进行深层分析,进而精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幼儿设计个性的学习计划,一步步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人机协同教学则是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趋势,无形之中化解教师的日常工作,这样有利于教师把精力都集中到教学中。

三、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第一,要重视对幼儿教师智能教育的培训,培养其信息意识与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具备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理念;幼儿教师智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多元化培训内容体系,保证符合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训方法、形式、评价与管理等环节,帮助教师即便是在培训期间也能清楚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表达方式和功能,巩固幼儿教师的知识,锻炼教师的信息使用能力,创新教学思想。

第二,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锻炼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智能教育必须要在实践中完成,可以展示教师的信息素养,想要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就要提供教育的实践性,让教师敢于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新技术与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并探索各式各样的智能技术;当然,其实教师也可以借助案例教学、探究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式更新其信息理念与信息意识,而教师不论在哪个教学环节中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像分析学情、整体评价、课前准备等,使用各种方式来推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完善与提升。

第三,确保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发展实践状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基础,摒弃了传统模式,向着物理空间与多维空间方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共生体的组成中包含了线上和线下、现实与虚拟等相反的不同视角,借助群体的力量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途径与资源,为提高信息素养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徐姝姝.“互联网+”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2(07):99-101.

[2]王民意.“互联网+”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提升策略[J].大众标准化,2021(05):187-189.

[3]张艳.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01):74-7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