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语文双减课堂构建

摘要 【摘要】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现教育部门推崇的“双减”政策。首先,文章分析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如何通过创新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探讨了微课在课堂中的融入方式,以及它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讨论了利用多媒体实现趣味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OI
作者乔卫丽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12月第24期
出版日期2024-01-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语文双减课堂构建

乔卫丽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201101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现教育部门推崇的“双减”政策。首先,文章分析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如何通过创新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探讨了微课在课堂中的融入方式,以及它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讨论了利用多媒体实现趣味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双减课堂

近年来,教育部门推出的“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互动软件,教师能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馈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授小学语文课文《丁香结》时,信息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由于许多学生对丁香花不熟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丁香花的视频或展示照片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丁香花有更直观的认识。这不仅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描述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丁香花的特征和姿态,帮助学生理解作家宗璞笔下的描绘。这样的视觉辅助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文的情感和美学价值。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丁香结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丁香结》的教学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理解。

将微课融入到课堂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微课的设计侧重于精炼和聚焦,它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于微课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可以辅助传统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视角的知识解读,这样的互补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课程内容。最后,微课的灵活性使得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时调整,进而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馆》时,将微课融入教学能极大提高学习效率。首先,由于这篇文章是科普文,涉及到故宫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采用微课方式可以使得学生通过视觉呈现直观地理解故宫的宏伟与精致。微课中的图像和视频材料能够生动地展示宫殿的布局和风貌,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故宫博物馆的初步印象。然后,通过微课中的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故宫地图,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对文中所描述宫殿位置和布局的理解。最后,微课中可以包含与其他科普类文章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科普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用多媒体实现趣味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在当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实现趣味教学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工具。首先,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的丰富呈现,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信息的接收效率,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然后,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最后,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在教授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首先,由于这首诗中包含了复杂的情感,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共情作者的情感。例如,播放描绘诗中情感的短片,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开课堂讨论,指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主题和情感。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最后,针对诗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如“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深奥的意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双减课堂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教师应当继续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更多应用,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永康.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研究[J].好日子, 2022(33):0142-0144.

[2] 韦金凤.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 000(008):P.1-1.

[3] 高森.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读与写:上旬, 2021(9):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