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值得探讨的课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论文从小学生认知和价值观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论文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包括利用教学场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强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指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师素养、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DOI
作者张宁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月24期
出版日期2023-12-2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张宁

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且值得探讨的课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论文小学生认知和价值观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论文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包括利用教学场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强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指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师素养、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

从小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因此,教育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提供科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

  1. 科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础

科学教学和德育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而德育教育则可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此,将科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通过科学教学,小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并从中培养出创新和探索的精神。而在德育教育方面,小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强化正直、坚毅、勇敢、友爱、责任等道德观念。科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 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成为学生的榜样。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以身作则",它能够激发学生对优良品质和行为的认同和模仿。一个身教行为良好的教师,不仅可以教会学生科学知识,还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通过亲身示范,教师能够传递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当学生看到教师热爱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时,会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注重言传和身教的结合,通过科学课堂的实际操作和演示,让学生亲眼目睹和体验科学原理的奇妙,让他们通过实践和观察,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中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行为。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观。教师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言行和示范,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够真正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2课程设置结合生活实际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实例对于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品德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举例来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环保知识是一种常见的实践。通过介绍环保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关心环境、珍惜资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例如,通过案例讲解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垃圾清理活动、植树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课程设置还可以围绕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如关爱动物、尊重他人等。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实例,教师可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3课外活动和课堂互动中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一些环境教育、科普实践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生态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环保意识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活动、清理垃圾等形式展开。同时,安排科普实践活动,如科技博物馆、科学馆等参观,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培养科学素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社会问题和面对真实的情况,磨砺自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倡导尊重他人、鼓励分享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和道德情感的交流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因此,通过课外活动和课堂互动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成长为优秀的公民和领袖。

3总结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有关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培养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责任感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出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态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观察力和责任感以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等方式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建中.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合德育的几点思考[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12):10-14+35.
  2. 高翔,王莹莹,汪雅凤.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德育目标确立与实现路径[J].福建教育,2023(26):21-25.
  3. 夏红.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吉林教育,2023(07):42-44.
  4. 赵静.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与研究[J].吉林教育,2023(04):65-6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