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艺术课程-----作业设计后得到的优势和成果
芦燕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六中学 830016
一,我的困扰
以前在上课时遇到了一些困扰
1. 知识碎片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按照单一知识点进行授课,每个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较为局限。
2. 学习被动性: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3. 学科隔阂: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点往往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整合,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的应用。这使得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综合性的思维和解决方案。
4. 缺乏兴趣和动力:由于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单一性,学生可能对学习感到乏味和缺乏兴趣。他们可能缺乏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几点怎么办呢?
学习了王月芬老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讲座及相关书籍,在学习中,我渐渐明确了单元作业有助于核心素养发展,学科基础性作业应该是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而不是单一作业类型“一统天下”,单元作业需要设计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切忌碎片化的知识点罗列;其次,基于单元作业目标,结合课时安排,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等方式整体设计该单元所有作业。单元作业设计需要关注科学性,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关键要素。第三,确保相关作业的设计体现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是目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具体实践
例:《鱼儿游游》这一课,首先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好,接受信息途径广,思维活跃,个别学生会感觉画画这种作业形式太单一,我针对这种情况,将一年级课程《鱼儿游游》一课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上成三节课,首先引导学生掌握鱼的知识和画法。接着提出用各种材料动手创作立体鱼,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完成和同学组合作品完成小故事讲解。提高学习质量,助力核心素养落实。
《鱼儿游游》第一单元
A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1. 艺术欣赏:展示各种鱼儿的图片、绘画作品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鱼儿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游动美,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观察力培养:让学生仔细观察真实的鱼儿或图片,注意鱼儿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鱼儿的喜爱或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 文化认知:介绍一些与鱼儿相关的文化知识,如鱼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B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想象力: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鱼儿的形态和游动方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鱼儿形象。
2. 观察力:观察鱼儿的特点和行为,让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细节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4. 色彩感知: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鱼儿的特征,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5. 故事讲述:鼓励学生为自己创作的鱼儿编写一个小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叙事能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学生可以在《鱼儿游游》这一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鱼儿游游》第二单元
在这节课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鱼儿主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之间有可以交流的话题. 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主动交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共同创作一幅大型作品。通过参与这些合作作业,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和分享创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尽情的发挥,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的同时,感受设计的乐趣。C
二年级《蜻蜓飞飞》这一课。最后集体制作了一幅大作品. 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创造力及精神。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潜能。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实
D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鱼儿主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共同讨论:在开始创作之前,小组成员可以一起讨论作品的创意、构图和色彩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分工合作: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如绘画、剪纸、粘贴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品。
4. 互相帮助: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绘画技巧、材料使用等。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解决问题。
5. 团队展示:完成作品后,小组可以一起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通过团队展示,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增强团队合作的信心。
《鱼儿游游》第三单元
通过完成大单元课程下的作业,学生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让大家了解自己的想法.检验了学习的效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有同学提出自己的鱼挂件可以挂在妈妈的床头,作业生活化。
E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鱼儿的观察和想象。对于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加入上课学生自评视频)
2. 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即使学生的作品可能并不完美,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让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实践后的感悟
通过实践发现美术大单元课程下的作业优势和优点众多,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的个体。
1. 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单元作业设计让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生不仅在美术方面得到了锻炼,还在跨学科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所提升。他们学会了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业,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
2. 深度学习的促进:大单元作业设计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他们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思考和探索,从而深入了解主题。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大单元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学习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的来说,大单元作业设计带给我许多感悟,让我更加认识到跨学科教学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我相信这种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