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的推进,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不仅习得理论知识,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强化,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兴趣,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基于此,笔者在着重分析了如何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实施改革,并提出《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策略,以此发挥课程教学作用,希冀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DOI
作者牟丽娜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2-12-2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牟丽娜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职业中专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的推进,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不仅习得理论知识,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强化,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兴趣,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基于此,笔者在着重分析了如何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实施改革,并提出《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策略,以此发挥课程教学作用,希冀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改革

一、目前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方法呈单一化。《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方式单一、陈旧,教学内容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起到反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长期以来,以教师的“教”和“教材”为主导,难以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素质教育导向的“生本”教学观背离。其次,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评估是教学中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然而,目前对《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的评价并不合理,在课堂评估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的学校《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只进行理论考试,这种以“分数”为基准的成绩考核评价方式,只是对学生理论掌握程度的片面反映;而有的学校虽然加入了一些实践、职业道德考核,但其深度、通用性和分值比例却很难全面、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自身丰富的资源,结合了各种特效,如音、像、色、 FLASH等,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良好的体验,还能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形式,降低了知识的抽象枯燥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维生素的营养作用—课时,笔者先为学生展现了一些有关缺乏维生素致使禽畜患病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认识到维生素对于畜禽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缺乏维生素时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印象,视频中各种各样的缺乏症,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同时,笔者还启发学生由畜禽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后果,联想到人类缺乏维生素会产生哪些疾病及状况,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样,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音、像、色和FLASH等特效,使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具体化,还能营造图文并茂的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理解和记忆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提升了《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效果。

2.拓展了课时容量,提高了授课的效率

对于《畜禽营养与饲料》这门课,学生要学习一些畜禽饲料配方的计算题,这些知识点涉及的营养指标较多,倘若在教授时,将这些计算式单独列出,再求结果,笔者认为过于繁琐、麻烦,既耗费课时又没必要。所以采用先进的微课堂来教授饲料配方的计算,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用试差法为0—6周龄的蛋雏鸡设计一个全价饲料配方时,涉及到能量、蛋白质、钙、磷、食盐、蛋氨酸、赖氨酸等一些营养指标的计算,如果在黑板上边讲边板书,本比较麻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不了多少内容,学生还会感到单调乏味,对此,教学前,笔者将涉及到的营养指标的计算式进行归纳列出并得出结果,同时制成微视频,在教学时,出示这些预备好的内容,并附上详细的讲解,这样,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有效浓郁的教学内容,既省去了板书,又省时省力,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率。

3.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展畜牧营养与饲料创新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班级整体教学质量。考虑小组教学存在观念可能有不一致的现象,为了避免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应该明确小组分工,保证小组内的成员了解各自的职责,并在互动学习期间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在小组活动期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活动互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自主性。

例如:教师教学"常见牛病防治技术"时,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探究的方式,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创建问题情境,为学生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还应该将小组活动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小组成员围绕牛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常见普通病防冶技术开展研讨和分析工作,每个小组还应该在讨论之后,收集、整理成员的意见,根据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师需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四下走动听取学生对问题持有的想法,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培养的目标是通过对市场、相关企业(企业)行业的考察、调研,掌握市场、企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向相关专业领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是本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培养的目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入校军训到顶岗实习,构建了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思想情感,适应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素质教育体系。在各教学环节实施素质培养,实现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的一体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素质,引导学生把学做人、学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评估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估,并实施考教分离,加强综合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学习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体协作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畜禽营养与饲料》是职业中专阶段的必修学科。这门课有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有效构建高效的《畜禽营养与饲料》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对于职业中专《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的优化与改革,教师既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路,又要努力借鉴和创新先进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面貌,使该门课程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秦炜赜. 基于信息化技术下畜禽营养与饲料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 畜禽业, 2021, (11)

[2]邓培华. 自学精讲多练——《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方法探讨[J]. 畜禽业, 2017, 第28卷(5):66-67.

[3]李月英. 浅谈对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5, (9):22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