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贺晓龙
湖北省荆门德艺学校南校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指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低效化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能阻碍其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分析低效化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性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原因;对策
【正文】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和记录,承载着传承文化、塑造人格、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使命。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习不仅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低效化现象的出现,既有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有关。面对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低效化现象的根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是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其次,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低效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历史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倾向导致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影响了其全面发展。另外,教师素质不高也是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历史教师缺乏深厚的历史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因其固有的枯燥与繁琐,常常让初中生对其失去兴趣。课堂上,学生容易分心,思绪飘渺,难以全神贯注。因此在课堂上点燃学生参与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而精心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的有效途径。
例: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邀请学生搭乘时空穿梭机,一探千年前北宋东京的繁华夜景。想象一下,夜幕低垂,你的胃中空空如也,此时是否渴望隔壁餐馆的美食来满足你的味蕾?这时学生一定会展开热烈的讨论,纷纷为市坊制度下的规矩争执不已。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在那个时代,若想品尝宵夜,必须前往指定的“夜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假设某人在沉重的赋税压迫下,生活变得捉襟见肘,最终选择了偷窃邻居的财物。此刻,需要大家扮演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各大思想流派的代表,对这位窃贼提出自己的处理建议。然后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一角色扮演中,不仅深刻理解了各家的思想内涵,更在趣味横生的“判决”中体验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瑰丽。
2.2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对于帮助学生清晰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深化理解至关重要,更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教师们悉心钻研学科的内在规律,确保知识框架体系的顺利搭建。同时,通过系统的教学总结,使学生得以把握历史的脉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当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述资产阶级革命背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带领学生走进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随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革命的领导阶级、肩负的具体任务、坚守的领导纲领,以及革命的开始与结束时间等核心知识点。通过这些事物基础认知规律的掌握,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有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在学生对这些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脉络。在后续学习其他革命时,学生也可以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对比与总结,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记忆。
2.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要求历史教师不仅拥有系统的、深厚的、稳固的历史知识,更需通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的历史底蕴足够丰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历史教育工作者所需具备的才、学、识不仅应满足时代的需求,更要融入创新的内容和科学的标准。历史教师需具备卓越的史才,这涵盖了出色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特点,历史教学具有强烈的表述性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精湛的语言素质能够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并掌握历史事实,从而获取科学的历史知识,领略真实的情感。
例:教师可通过参与多元的教育培训、深入研读相关专业书籍、敏锐洞察行业动态等多种方式,持续充实自身的知识宝库。此外,刻意练习对于锻造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教师需勇于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效能和成果。教师应当勇于拓宽自己的教育眼界,积极接触和汲取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灵活运用到课堂之中。此外,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技艺的关键一环,它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发现在教学中的短板与不足,从而探索出提升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助力自身专业的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方法、学习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结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推动历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历史教师也应积极拥抱变革,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期待在未来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孙晓梅.初中历史课堂低效化问题的反思与教学方式略述[J].华夏教师,2016(12):39.DOI:10.16704/j.cnki.hxjs.2016.12.030.
[2]吴红红.解析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及解决措施[J].名师在线,2018(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