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措施探究

摘要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语文课程当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和人生的哲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进一步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小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基本要求入手,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措施为中心展开论述。
DOI
作者蒲梅妍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10-1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措施探究

蒲梅妍

芷江侗族自治县梨溪口学校 湖南省怀化市4191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语文课程当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和人生的哲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要意义。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进一步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小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基本要求入手,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措施为中心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措施

  • 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学生,新课改要求学生的课程应增加生活化程度。生活化教学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活化内容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让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他们学起来更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更高。

  • 生活化教学基本要求

   首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开展必须以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依据,坚持以发展学生德育问题为先,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生活化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真实生活,内容要真实性和典型性并存,切忌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运用。第三,生活化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师做好把控,与语文无关的环节要杜绝加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2.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

由于一部分教师和家长盲目迷信刷题可以提升学习成绩,学生每天在教室或自己房间里埋头学习,课外活动少,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大部分也局限在教室内,学生的学习围绕书本知识展开,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实践和感知,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外,还要培养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感受生活之美。

例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一匹出色的马》之前,学习这篇课文时,正好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教师在上这节课之前,要求学生们放学后由家人带领,去有小河的公园、郊外散散步走一走,仔细观察河边的景色,微风轻轻吹过河水,河水有什么变化,柳枝是不是随风轻轻摆动,学生作为游人有什么样的感觉,仔细观察并体会春天公园的美丽景色后并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一开始,教师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说一说同学的发现,感知春天的郊外美景和陶醉在春景中人们的美好心情,接着再导入新课,在春天的傍晚,一家人到郊外河边散步,风景如画,他们的心情既开心又放松,小作者的妹妹走累了不肯走,于是爸爸给了她一匹的“柳条马儿”,妹妹便高高兴兴骑着它就回了家。有了之前同学们郊外散步的活动,同学们很容易感知到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郊外观察大自然美景,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心思想,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2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一般小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持久度不高,如果只是用强硬手段,来强迫学生坐姿端正,维持表面课堂纪律的秩序性,不如教师提高教学实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发自内心对语文课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带来的教育便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克服场地、时间、空间的限制,呈现别开生面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热情。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好朋友,它叫大地巨人,它有很多好朋友都是音乐家和歌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都是谁?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感受,接着多媒体导入早晨的公园,微风轻轻吹过茂密的大树,树叶发出簌簌声音的场面,接着画面一转,狂风怒号,呼啸着掠过森林,吹得树木东倒西歪,接着教师关掉画面和声音,请大家睁开眼,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同学们积极回答,有的学生说听到风刮过树叶,有的学生说听到狂风大作,接着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一遍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大小的风,给我们的不同感受,顺利引进新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视频看到课文所展示的声音和画面,鲜明立体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冲击,仿佛课文中所有的画面都栩栩如生浮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深刻印象,让学生整节课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自然而然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3增加生活化内容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生活化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从书本扩展到实践生活中,比如,共享单车、共享电车是最近几年的新兴事物,尤其是夏天,给我们带了很多生活的便利,但是由于它是新兴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公众约束也非常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共享单车随意停在街边,乱摆乱放,有的单车东倒西歪,行人路过也不扶一把,有的商超门口要被停的乱七八糟的成片共享单车包围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几款广告语,内容是倡导我们文明用车停车,不仅锻炼学生提炼归纳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无形当中也对学生进行了一场思想道德教育。

2.4布置生活化的练习和家庭作业

上完课之后,教师要布置练习和家庭作业给学生,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学得比较好的学生来说,练习题是锦上添花,学优生对做题写题并不排斥,因为不懂不会的题非常少,他们非常轻松,对于普通学生和学困生来说,一个练习簿上的作业题学生可能有一部分模棱两可,有困难得不到解决,学习起来有阻力,学生作业越写越枯燥,再加上有难题自己也无法解决,更打击了学生写作业积极性。教师多布置内容为生活化的练习和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比如四年级下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这篇习作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生活化的方向去写,可以写我的小狗、小猫、小鸡、金鱼、乌龟等比较常见的小动物,从它们的外貌开始描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眼睛、五官、身体,都有什么特色,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去写,接着可以加一两件生活中和它相关的趣事,通过讲述事件,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体现它的性格特点,最后一部分,抒发感情,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乐趣?我们要表达什么情感,都在最后一段总结并进行升华。可能一开始学生写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学生练习了几篇之后,慢慢就能抓住写作和升华文章感情的方法,多写多练,最终就能达到提升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的目的。

  •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做起,认真感受生活之美,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借此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还要增加生活化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后布置生活化的练习和家庭作业,巩固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对学生表现评价要多元化,优秀的成绩固然是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但不应成为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力求多元化、生活化,要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不断增强自身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仕琼.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探微[J].教育.2016(12)
  2. 赵日光.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
  3. 刘淑文.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课程教育研究[J].2018(3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