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及教学路径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教育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开展教学工作,更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总体国家安全观学深悟透,将富有家国情怀的、饱含维护国家安全情感的基本思想贯穿其中。
DOI
作者韩渤涛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及教学路径

韩渤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开展教学工作,更要立足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总体国家安全观学深悟透,将富有家国情怀的、饱含维护国家安全情感的基本思想贯穿其中。

关键词: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价值教学路径

1小学教育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1.1筑牢思想根基,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是帮处于心灵“保育期”的少年儿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关键时期,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贯穿小学教育始终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树立国家安全观念,是中国应对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安全局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人才储备发展的根本前提。总体来看,当前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及针对性教育不强,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地将国家安全教育等同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教育。为此,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成为储备具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人才的关键。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西方享乐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不同风险威胁的鉴别能力,客观、理性地感悟世界。

1.2塑造健康身心,培养国家认同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政治意识形态等都处于建立初期,模仿性和可塑性非常强,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国内和国际大环境都要求我们树立最基本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要将小学生的个人情感认同与国家情感认同紧密贴合,增强小学生的国家归属感与自豪感,进而让他们深刻感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休戚相关。通过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学环节,让小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与时代地位,了解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长为具有理想、能力和素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化解现实难题、潜隐问题发挥潜在的力量。

1.3提高国家安全素养,回应时代需求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小学生是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后备力量,国家安全素养对其而言不仅是必备素养,更是核心素养,是成人成才的人生基石,更是鼓励其参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风险演进不断加速,动荡源不断增多,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面对国家安全问题这一综合性战略难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捍卫国家安全,提高国家安全素养,也应自然延伸到小学生学习认知和实践引领当中。可见,提高小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是回应现实所需、时代所需,是新形势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之举,有助于完善小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增加抵御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走向成熟稳健的人生。

2小学教育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

2.1落实统编教材设计理念,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统编教材将“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编写思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同样的,基于《纲要》指导精神,小学课程教学与国家安全观的教育要形成耦合机制,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得到充分的国家安全意识启蒙。要将国家安全理念贯穿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发挥课文的教育引导作用,其逻辑起点在于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极具广泛性和包容性,契合统编版教材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我是中国人》开宗明义讲到中国是我们的祖国,热爱祖国是生活学习最深层的底色,从此敲开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大门。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积极开展职前职后小学教师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他们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自觉性和实践力。另外,还要强化督导检查和专业指导,帮助教师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内涵,强化自身责任担当,确保国家安全教育在小学阶段平稳有序地开展。

2.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社会 + 课堂”并行机制建设

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将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作为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诸如节约一滴水、爱惜一棵树、实施光盘行动、不放养外来物种等看似平常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在为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作出贡献,有助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成就感。在社会实践中,应突出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加深青少年对国土安全、民族安危的责任使命感。除此之外,汉服节、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也具有借鉴意义,这些活动潜在地提升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深耕保留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对守护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军事训练,组织参观军队演练时,宣讲军事安全在捍卫国家安全中的屏障作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稳定都离不开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每年的 4 月 15 日是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宣传与主题活动,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庞大理论体系“拆分”“揉碎”,将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的“大安全”烙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组织国家安全专题教育,重视国家安全课程体系

课堂是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开设国家安全系列课程,建设国家安全课程体系,对系统提高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小学生国家安全思想具有鲜明作用。小学国家安全课程筹建应以“培养国家安全常识,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激励爱国主义情感”作为顶层设计目标。鼓励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国家安全与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国家安全基本价值观念与人生品格。运用国家安全思维,构建追求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愿与能力。要充分发掘各学科中的国家安全元素,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启迪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思维,使其将爱国主义情感深植于心,外化于行。重视国家安全课程体系建设是完善小学生国家安全认识总体架构,铺垫人生价值认同、民族归属、使命认知的重要保障。

3结语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教育是化解现实风险的现实路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要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来”,这体现了小学教育中强化爱国主义、国家安全意识的现实意义。《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更是为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统编教材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其中也包含着国家安全的基本立场。

参考文献

[1]黄卫文. 新时代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困境与对策[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02):21-23.

[2]李欧,刘红叶.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一体化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9):32-34.

[3]姚云杰,张剑春. 小学安全教育现状研究综述[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77-7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