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视域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索
董李洁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逐渐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对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成为了大势所趋,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代入感的提升、音乐获得感的增强。因此,本文围绕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生活元素的渗透、趣味音乐活动的开展等进行阐述,希望对新课改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改;学习小组;实际生活;趣味游戏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音乐课程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边缘化的位置,学生的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思维较为滞后,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音乐课堂的快乐和收获,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切入点,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上产生更为强烈的课堂代入感、学习参与感、知识获得感。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化教学
在新课改视域下初中音乐高效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协作性统筹起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感知、洞悉音乐中的核心内涵,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音乐学唱、练唱、演唱当中。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探究任务的合理布置、交流讨论的积极开展等方向持续发力,引导学生树立“新时期合作学习共同体”的观念。
例如,在学习《故乡的云》时,我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客观音乐水平、主观个人意愿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简单阐述了这首歌的基本特点,即“这是一首思乡的抒情歌曲,节拍舒展而自由,表达出了强烈的思念家乡之情。”而后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故乡的云》的视频内容,由此将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调动了起来。之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学互鉴,分析这首歌带给人情感上的触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歌词、旋律之美,还进一步唤醒了学生的思乡之情,给了学生以情感上的触动。
二、音乐教学联系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音乐知识内容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在生活化教学中有利于将拉近音乐课堂与生活元素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认知共鸣、情感共情。与此同时,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内容,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的音乐素材,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在课前导入、课堂讲解、当堂检测等各个环节渗透生活元素,将生活化教学的优越性落到实处,并使之产生实效。
例如,在学习《茉莉芬芳》时,我首先为学生做了生活化的课前导入,即“茉莉花是生活中常见的花朵,纯净且芬芳,那么在歌曲《茉莉芬芳》中,又蕴含着怎样的音律之美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的产生了认知共鸣,联想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代入到了音乐探析当中。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图文结合的优势,为学生可视化的呈现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对江苏民歌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学以致用观念,将课堂上所学音乐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使之成为音乐学习成果的印证。
三、组织趣味音乐活动,开展趣味化教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如此言,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感的重要推动力量,教师需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趣味音乐活动的组织可以丰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音乐知识、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成果,并在寓教于乐与趣味横生的氛围中,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开展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主发挥、活跃探析,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欢乐颂》时,这是一首古典音乐,具有篇幅较短、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搜集、整理了《欢乐颂》的曲谱、声像资料等内容,并利用石婷姐恶化优势为为学生动态化、可视化的呈现了欢快的歌曲旋律。之后则沿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通过欣赏、练唱、分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演唱,在通力协作过程中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热情与愉悦。由此影响,学生在趣味化的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高效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音乐参与度的提升,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趣味音乐活动的作用下产生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 新课改视域下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趋势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音乐教学效果、夯实学生音乐基础的必然选择。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适时转变自身的音乐教学思维、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化、合作化、趣味化的初中音乐课堂上,实现音乐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彬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J].家长,2020(19)
[2]王雯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与突破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