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扩展,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它也是老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采用同样的作业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作业的形式“标准化”,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无疑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以分层作业为形式,聚焦因材施教的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研究意义重大,亟待落实。文章就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作了探讨。
DOI
作者徐瑞星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

徐瑞星

作者单位:洛阳市老城区古香小学 邮政编码:471000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扩展,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它也是老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采用同样的作业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作业的形式“标准化”,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无疑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以分层作业为形式,聚焦因材施教的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研究意义重大,亟待落实。文章就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方法

一、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进行选择,进行创造,以实现自己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他们视为独立的、独特的、完整的、能动的,因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他们视为独立的、独特的、完整的、能动的,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觉地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等自主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作业从“要我做”改变成“我要做”。

(二)差异性

每个学生家庭环境、心理特点、接受知识的能力等都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英语分层作业时注意尊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因生论学,因材施教,切记“一刀切”,应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学情,按照差异性原则,布置有梯度的作业,以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自由选择,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趣味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体现出趣味。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完成更多种形式的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可以依靠外部的学习诱导,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可以通过增添英语分层作业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作业促进学生发展。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英语分层作业毫无趣味可言,学生一看就无法产生兴趣去做作业,在进行作业时亦只是将分层作业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应付,草草了事。这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无疑是增添了大量的工作量与烦恼,却毫无效果而言,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英语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

(一)转化作业形式,让基础作业趣味化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应着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针对基础作业类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明确目标,通过转化形式提高英语作业趣味性。

例如:以英语词汇为例,大部分教师采用抄、默、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重复的词汇抄写并不感兴趣,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了作业。事实上,对单词的巩固与练习可以被转换成很多种形式。第一,基本书面形式可以被转换成字母填空或选择填空的习题形式。对于优等生或中等生,可以采用挖空填写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填空来减轻作业的难度。第二,可将其转变为趣味性作业,比如通过绘制单词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加强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第三,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式,把学习到的词汇串起来,形成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去认识和记忆词汇。比如,在学习人体部位单词的时候,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单词连起来:“从前有一个wolf,它有一个head和两个凶狠的eyes,一张大大的mouth,里面长着许多尖尖的 teeth……”采用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单词记忆与巩固的学习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延伸知识内容。

(二)巧设体验类作业,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作业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内涵与总体目标,通过布置体验类作业,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结合实践教学,体验型英语作业的设计,主要从学生的“视、听、做”等角度出发,让学生感知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与魅力,其中包括让学生听唱英文歌曲,观看相关英文电影、纪录片或图片、制作手工等形式,从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扩大文化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The Spring Festival》为例,该课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节的风俗习惯及主要活动,学生对学习主题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较为合适布置体验型作业,作业内容可设计为:请大家课下搜集与春节或其他节日习俗活动的相关视频或纪录片,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主选择完成如下作业:

1.基础组:结合影视内容,与家人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说一说视频内容,并写下个人感想;

⒉.提高组:学唱Happy New Year,根据视频内容以及你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亲手绘制一幅手抄报或制作一张英文春节贺卡;

3.挑战组:搜集其他中国传统节日,观看相关视频后尝试写一篇关于观后感的英文小作文,或录制关于讲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视频。

在下堂课,让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观影内容与感想,并对精美的春节主题手抄报或贺卡进行展示评价。这样,通过设计体验型的英语作业,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和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强化对作业评价的分层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最直观的了解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把握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上的变化。

对英语分层作业的评价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评分为主的作业评价方式,而要用更加丰富多元的作业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参照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质量和态度多个层面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合理的评价。而且可以改变传统的一元评价,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还可以邀请学习小组成员、学生自评或者家长评价的角度入手。

总而言之,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从小学英语课程的教育需求出发,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作业教学自然要以此为中心展开,而核心素养又被划分为不同的水平以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这决定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学生需求,提出了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作业形式的分层布置方法,以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红波.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有效性探究[J]. 学苑教育, 2022(4):37-38.

[2]杨红梅. 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 新课程导学, 2021, 000(011):P.91-9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