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我们应该积极地加以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内涵,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素质教育。本文对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DOI
作者赵小光
出处《中国教师》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赵小光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6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我们应该积极地加以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内涵,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素质教育。本文对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传统文化;应用;策略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是中职历史教学的发展根基。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学科,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也具有教育意义,两者在教育内容和目的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数字信息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被颠覆和更新。而中职教育恰恰是建立和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其思想观念方面的精髓,在于继往开来、利国利民、踏实肯干、追求真理、爱好和平的思想;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我们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无畏,前赴后继、恢复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文主义精神方面,穷且益坚、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世界的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处世境界的追求,克勤克俭、与人为善的生存理念的追求等。这便为中职历史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为如何培养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指明了方向。

其次,中职历史教学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一个国家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和重大使命便是如何传承与保有具有本国文化的品性,而中国的品行正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方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指明了方向,党的坚守确立了国家的意志与情感,党的立场坚定了立德树人的决心及思想。而党的这种教育意志反映在基础教育课程的规定与实施过程中,具有深刻意义。纵观全局,历史学科特有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功能都指向了要想完成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教学。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历史文化情境,多视角体悟历史

情境是充满情感色彩的生动场景。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倡导的“教学情境”应该是由教师创设的、适合于教学内容的气氛再现。在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能更快更有效地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中职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特定历史事件的背景下,创设历史文化情境,使学生在此情境中多视角感受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必然性,并从历史发生、变化、走向的进程中体会文化是如何逐渐演变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即使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合理性。

例如:以“五四爱国运动”教学为例,在上课伊始,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师:“今天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十分饱满,充满激情。那么,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当代优秀的青少年,你们知道在中国哪一天是属于你们的节日吗?”学生都踊跃发言, 师:“有同学居然说六一儿童节,我们可是青少年啦,还要过儿童节呀,应该是‘五四青年节’,那么大家知道为何要将这一天定为青少年的节日?”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师:“看来咱们班有同学知道那段历史,因为在中国近代时期,五月四日这一天爆发过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那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又缘起于何?其结果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四爱国运动’一探究竟吧!”。这样,教师以学生熟悉的五四青年节创设问题情景导入,再通过播放影视剧片段,创设事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得体会到,在面对国将破、家将亡时,为何会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时代责任感。

(二)运用归纳教学法,梳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归纳教学法不局限于课本上现有的知识,它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概括、归纳出本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规律,解决同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例如:教师在介绍诸子百家思想时,就可以使用归纳教学法。通过教材我们能发现这一课集中讲述了各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体现了较多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做出表格,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提炼出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采用归纳教学法的方式。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梳理基础知识,然后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对民本思想这一问题的观点,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总结,进行具体归纳,整理并展示答案,补充引领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

归纳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新课中,还可以运用于复习课。在对历史教科书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之后,教师可以从中梳理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表现优秀传统思想的主题内容;表现爱国情怀的内容等。老师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对每一课的知识进行复习,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教学要点。

(三)纳入文化综艺节目,弘扬传统文化

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日益重视,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了有力的支持。相应地,传播与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也随之涌现。其中,一大批文化综艺节目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获得了巨大的赞誉,比如《国家宝藏》《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语言,配合融入科技元素的舞美及视觉体系,利用潘多拉投影等多媒体手段,锻造出一种全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也为中职历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类型的教学资源,又恰好符合当代中职生崇尚个性鲜明、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特征。利用好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将其适当地融入进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之认识到优秀传统论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翟艳群. 浅谈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祖国, 2018, 000(014):P.187-188.

[2]洪炯灿. 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 6(5):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