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的“导学探究精讲精炼模式”
张健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校
在国家级信息化课题的研究实施中,“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多样化。我校要求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探究如何有效创设有助于学生发挥潜能、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学环境,多点多面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经广大教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确立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导学探究精讲精炼模式”。
一.研究目标、研究规划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次研究旨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使之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研究规划
1.确定主题
2.凝练模式
3.新型模式的实践和检验
4.形成成果
5.推广应用
(三)研究方法:
主要涉及以下几种:
1.行动研究法: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边改进,
2.经验总结法:组织开展系列实验活动,对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或事例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推动课题研究工作。
二.模式解读
(一)首先,我校推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导学探究精讲精炼模式’”
课程模式是: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包括自己录制微课或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查找相关课程资源,以及教学课件,提出教学目标和涉及基础和能力的学习任务单,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能力选取相关资源,自学基础知识,自行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微信或腾讯钉钉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活动。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地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这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学情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中: 首先,学生对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汇报,展示研讨成果,对关注点和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之间相互补充、质疑、纠错,教师予以激励和引导。通过课前学习,学生满载着预习成果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交流,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进入课堂,就会有想与他人讨论的话题,与他人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满足感。其次,教师根据课前的学情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总结提升,最好是学生总结,做到从整体层面认识和把握知识,掌握知识体系。最后,分层精炼习题,做到基础加综合,理解加运用,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课后:课后发布作业和检测题。还可每周进行周测,通过七天网络,发卷,批改,根据网络报告的信息发现学生问题,检查到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知识漏洞,易错点易混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过测试巩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答题能力。教师讲评或者学生互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习题应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题学生可选做。
广大教师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到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强大力量,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二)其次,在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融合方面,各学科又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本学科特色的教与学模式。
例如:化学组提出“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模课”教学模式探究”。复习课的“模课”教学模式各个环节可概括为:遇到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修订模型、应用模型、再次修订,使学生形成模型意识、掌握建模方法、感悟构建过程享受应用快乐。通过模型认知思维培养,学生自己有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想法并亲力亲为建构模型。这样,模型认知思维就逐渐形成了。
生物组提出“信息技术教学五步一体”
数学组提出:高中数学逆向教学设计策略。
三.具体做法和实践成果:
课题开题以来,校长亲自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培训,丰富理论知识,学习新型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强大力量。
(一)实践课堂教学,依托公开课做载体,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做实做细
(二)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典型案例探索
(三)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撰写科研成果
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中出现的资料、数据经验及各种成果进行整理总结,撰写教学论文。
融合信息技术的“导学探究精讲精炼模式”的运用,促进了教学手段多样化和学习途径多元化。互联网提供最新的视听资源,教室里多媒体设备的配备,都在无形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让他们深度参与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中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丰富、积累课例,做好理论分析,力求出精品、出成果,形成论文和科研成果。将聘请专家指导讲评,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的技术指导,尤其是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应用。还要建立和完善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使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这一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