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必备性格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深化和滋养。鉴于此,历史教学的核心应聚焦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入与落实,推动历史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中历史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内在潜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其全面发展。
DOI
作者甘黎明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2期
出版日期2024-06-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立足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甘黎明

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三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必备性格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深化和滋养。鉴于此,历史教学的核心应聚焦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入与落实,推动历史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中历史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内在潜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根据教学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积极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更为科学、深入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变革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鼓励他们深度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

一、丰富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蕴含深厚的内涵,需要学生具备广阔的学习视野。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并鼓励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辨析,使他们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准确的判断。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影响,我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张骞与丝绸之路形成的详尽史料,并展示了核桃、石榴、榴莲等水果,引导学生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判断哪些水果在当时不可能出现,哪些可能是人们常见的,并鼓励他们阐述判断的依据。这样的活动旨在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材料进行分析,支持自己的观点。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我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让他们了解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状况及其重要意义。此外,我还结合课后活动习题,为学生布置了一项探究任务:胡豆、胡麻、胡桃等以“胡”字命名的物品为何如此命名?请学生搜集相关史料,探寻答案,并尝试找出更多类似的物品。这样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运用史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组织合作讨论,推动学生理性分析解释

为了使学生能够客观描述历史并理性分析历史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协作讨论,鼓励他们分享个人见解。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洋务运动”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深入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我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为他们分配了合作任务,包括探讨洋务运动的背景、性质、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等。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首先共同探讨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它是一场封建统治者试图挽救自身统治危机的自救运动。随后,他们通过搜集资料、组内讨论等方式,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还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

三、优化学习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审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虽多元,但在实际操作中亦暴露出若干问题。尤为显著的是,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这主要归因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讲授时间较长,未能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甚至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需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优化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信心

教师在教学评价上的优化,能科学引导学生,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指明明确的探索路径。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例,为使学生深入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以及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我首先引导学生预习,并布置了观看相关影片的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融入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是否全面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自主探究环节,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帮助他们了解学习成效,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不足。课程结束后,我设计了课堂测验,要求学生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依据学生的回答,我给出客观评价,指出需改进之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信心。

总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学需长期积累与深化。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综合素养。如此,学生方能快速适应现代初中历史文化学习环境,高效投入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高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16):30-32.

[2]岑卫恳.新中考素养立意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家长,2024(15):97-9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