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摘要 【摘要】摘要:从整体上看,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在阅读思维及方法等方面都还比较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英语不是母语,语言逻辑及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而小学生熟悉的是汉语的逻辑和文化,这就给他们顺利阅读英文内容并掌握其内涵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DOI
作者李敏
出处《时代教育》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

摘要:从整体上看,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在阅读思维及方法等方面都还比较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英语不是母语,语言逻辑及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而小学生熟悉的是汉语的逻辑和文化,这就给他们顺利阅读英文内容并掌握其内涵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对策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不少小学英语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对词汇等基础英语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的语感、文本内容思想情感方面的深入理解、英语写作能力成长所需的技巧等其他方面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导致小学生很容易对英语阅读活动感到枯燥无聊,将其单纯看作是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仅不利于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持续成长,也使得小学生缺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这种情况必须通过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以扭转。

1扩大积累,丰富词汇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单一的教师授课型教学方式仍是当前一些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全程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单词、课文的朗读以及课文的翻译和分析,再由教师布置背诵和练习的作业。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思想逐渐被禁锢在框架之内,对正处于活泼好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被束缚,在学习中逐渐产生抵触和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长时间处在这种固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丧失学习英语兴趣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少英语阅读量,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水平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时期,英语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而一节课也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左右,在短暂的课堂时间中学生根本难以完全掌握教材词汇,导致对英语的学习变得吃力。阅读是词汇量拓展记忆的有效途径,而阅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丰富的英语词汇储备之上。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布置生词抄写、背诵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掌握词汇,进而收到扩展词汇量的效果。
2仔细挑选阅读材料
  小学生缺少充足的英语语言运用空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地积累汉语方面的知识,自然得到汉语语言思维的锻炼,而在英语方面则显然缺少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客观上的问题必然导致主观上的反应。小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困难后,容易产生受挫感。这种感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他们就会对英语阅读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还会逃避学习,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自己的能力,导致其英语阅读能力更加无法得到应有的成长,形成恶性循环。阅读英语要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阅读材料的选取入手。首先,教师应选用适宜该学龄段孩子的故事内容,着重选用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材料。在小学英语中,应选用具有故事情节、吸引人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编写和搜集英文故事、短文等。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注意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的素材可以是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日常的生活场景,也可以选择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生活和文化,并加以介绍。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比较文化,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枯燥的阅读。
3给予积极鼓励的态度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尚未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各方面的管理能力也没有得到完全的锻炼,因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缺少知识储备而产生一定的困难。英语是一门以语言知识为主的学科,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掌握充足的词汇量和语法应用技巧,才能在阅读英语文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水平。但从当前部分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被多种事物分散精力,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本身的教学环境与英语阅读教学的联系不大,学生很难从英语学习中找到与生活实际的共通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英语课堂中教师讲授的知识,很难让学生将知识与阅读内容联系起来,因而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特别是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由于家庭教育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所差异。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赶上英语教学的进度,进而帮助其建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自身还有很多英语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没有完全掌握,学习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坚持和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他们英语核心素养的成长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成长的规律出发去制定全新的教学策略,并将各种策略构成有逻辑的整体,发挥出教学上的合力。这不仅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打造出师生双方共同进步的全新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周薇. 新课改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浅谈[J]. 才智,2018,(13):99.

[2]王金伟. 新课改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国高新区,2018,(06):13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