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探究
龙优梭
昆明市中华小学 650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说理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着眼于教学实际,从学生视角出发,对数学教学问题进行统筹分析与思考,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从而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课堂
引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说理”是让学生把思维通过“分析—整理—表达”的形式呈现出来。说理的条理性,反映思维的严谨性;说理的准确性,反映思维的清晰性;说理连贯性,反映思维的逻辑性;数学说理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说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原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说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数学教育课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简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点。受此影响,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说理教学。他们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不在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就配合老师的教学,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整个课堂缺乏合作性、探究性、真实性,也影响了数学说理课的有效开展。同时教师认为单方面进行说理训练会影响课堂进度,也会浪费课堂时间,因此由于课堂上缺乏一定的说理训练,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也很难清楚地表达和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2说理教学氛围不浓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一个关键路径。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完全消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数学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变革。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不够,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就会过度被动,导致参与数理探索、问题溯源、实践练习的机会十分有限,甚至会出现学生对一些数学公式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忽视学生练习机会给予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育体制改革当中提出的“彰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是不够契合的,这也是需要变更的一个关键要素。
1.3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充满抽象的学科,注重逻辑和表达,这就导致课堂上善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的同学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学感受到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另外还有些教师严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自己内向、自信心不足、口头表达能力有限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参与说理的积极性较低,参与程度不高,无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2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策略
2.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说理”内驱力
要想积极发挥说理的优势作用,就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说、敢说的良好环境。在教学过程当中,部分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积极创设一个包容、尊重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种更自由、更和谐、更开放的环境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2.2突出优势地位,组织合作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适应现代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保证每个学生在说理阶段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思路清晰,消除负面情绪。当他们处于说理阶段时,一些学生非常紧张,不能准确流畅地解释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立即鼓励学生,不要盲目地鼓励学生迅速解释。要给予一定时间,防止过度的干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促进数学思维深入学生头脑。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说理和探索。
2.3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理,构建说理课堂
说理课堂的构建,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这也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转变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以问题为驱动,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思考和说理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梳理知识体系、内化知识,实现数学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质疑能力、说理能力的提升,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4联系生活,构建说理平台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分析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一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没有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数学的深入学习。如果能把生活经验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就能为课堂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结合生活知识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在质疑和自我表达中掌握最新知识。
2.5鼓励学生辨析,指导学生说理,构建说理课堂
犯错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错题是十分宝贵的资源。错题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问题所在,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直观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排斥学生犯错,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题来引导学生辨析、说理,让学生在分析错题的过程中明了“错题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改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错题的价值,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在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纠错题、明道理、获新知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师生共同沟通学习,表达数学思想的重要场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寻理、悟理、明理、辨理,在互动、交流、探析、质疑的过程当中,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揭示数学的本质,掌握学习的精髓,挖掘数学的魅力,获得自身的发展,提高综合的数学素质,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优秀学子,同时也让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变得精彩绝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柯鸿达.新时期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有效构建与实施[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3):131.
[2]洪佩蓉.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34):37-38.
[3]孙婷.如何利用说理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