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摘要】摘要: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产物,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先提及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书法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优势及原则,后又着重探讨了在中职书法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书法教学质量,以期对中职书法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切实提高。
DOI
作者廖海源
出处《科学与生活》2023年 第4期
出版日期2023-06-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廖海源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  530000

 

摘要: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产物,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先提及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书法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优势及原则,后又着重探讨了在中职书法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书法教学质量,以期对中职书法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切实提高。

关键词:中职;书法;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始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书法在教育领域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其内容与形式上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相对完善。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电子自动化的应用产生,使得书法教育在各个层面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书法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如果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那将会更具开放性和时代性,从而能更好的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

一、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倡导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对信息化与教育结合逐步得到教育部的重视和文件支持,并鼓励信息化与教育创新融合。在教育教学资源上,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打造“互联网十教育”的课堂模式,大力推广信息智能化教学云平台,构建互联互享的教学平台。与此同时,运用多媒体、微课、 MOOC、电子白板等手段,对教学展开了探索。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互联网教育不受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教授内容等方面可自主选择,传统书法教学中教师示范时,能清晰的观看到教师示范的学生非常有限,而互联网可以通过视频投影或者将视频放到群里供各位学生观看,有利于促进书法教学更多元化。传统的书法教学只靠教材和少量的网络信息作为教学资源,难以生动、准确地向学生传达,书法的魅力也得不到直观上震撼的视觉展现,学生慢慢的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传统教学难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网络书法资源有利于加快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学生过往被动灌输知识的状态,应当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加上学生自己的审美体验,选择适合他们并且感兴趣的碑帖进行临摹学习。运用网络书法资源辅助授课,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个性发展。

二、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的书法教学,但不能改变书法教育的目的,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书法教育更好的普及和取得成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但在信息化融合中还应保留传统该有的成分和内容,不能乱编乱改或摒弃传统文化内涵。

(二)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网络书法视频作品等资源必须是健康合理,并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的书法专业料,防止采用一些民间通俗作品和一些专业的教学视频。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设计,加强引导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知识,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混杂的信息内容,还要提醒学生如何辨别不良信息。

(三)多样性原则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获得教学资源的渠道更丰富,能搜集到的书法教育信息更具多样性,以往只能搜集一些图片、PPT、以及零碎的视频材料,而现在可以在公众平台上获取各项资源,学生也能在本校的书法平台上,通过软件系统,选择操作界面的功能,可以更充分更准确的搜集到信息。此外,传统的中职书法教学方式,教师通常是简单的备课和提前书写练习,从而在课堂上授课,很少跟学生互动,也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信息化教学则不同,课程形式丰富,教师备课时,可以在“信息化书法教师”平台上搜集本课相关的作品、视频、示范案例等。在授课中要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字体演变过程,让学生上台通过笔触触碰投影屏幕从而实现书写效果,学生在假期时一样可以自主完成书写。

三、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在中职书法教学中,导入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设置精彩而富有情趣的课堂导入,往往可以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调动其最佳学习状态,使之主动投入书法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优化导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音、像、形等特效形式,增添导入环节的新颖性、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段优雅的古典音乐,在乐曲的渲染下,将书法作品的魅力展示出来,从而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当学生进行基础笔划练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他们播放一首《渔舟唱晚》,然后利用 PPT向他们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同时将书写的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古典音乐的气氛的感染下,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陶冶情操和提高书写能力的良好效果。

(二)借助书法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职生一般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较为反感枯燥机械的说教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书法教学时,要给予学生新的体验和新的感受,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鉴于学生们喜爱故事,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引入一些趣味十足的相关书法故事,以此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书法教学成效。

例如: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碑刻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每一块石碑上,都记载着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足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解的兴趣。比如苏轼的《寒食帖》,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用微课件呈现碑帖,并还原其故事碑贴上有烧焦的迹象,是他在圆明园焚烧时,险些损毁,之后经过日本收藏者的多次辗转,终于被中国人以高价买回来。透过这些历史小故事,不但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还让同学们认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再比如,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老师可以通过书法大家的小故事来激励学生。如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小故事,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学生感到书写枯燥辛苦,想要放弃的时候,就可以用王羲之的勤学苦练,用了十八口大缸的水的事例,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书法文化。

(三)掌握方法减少书写错误,体会书写的魅力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老师往往采用“板书+口授”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按照汉字的结构原理来进行书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书写的要领,掌握书法的技巧,从而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

例如:在进行汉字的笔划结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PPT向学生演示汉字的笔划顺序及运笔路线,再用毛笔在宣纸上演示笔划的变化及用笔的方式,以此来展现汉字的整体写法,从而让教学过程明晰、直观。汉字的书写是有规则的,但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所以他们在写汉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写错笔顺,为了防止这些错误的发生,老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和记住这些规则。就拿“山”字来说,有些同学记得汉字是先左后右的,所以他们在写“山”字的时候,往往会先写左侧的竖折,然后再写中部的竖,这样,他们的笔顺就会出现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让他们思考:“当我们看到一座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高高的山尖。”老师继续启发:“既然先看见山尖,就牢记它,这中间长长的一竖就好比高高的山尖,所以要先写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希沃白板,重新示范“山”字的写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书写技能,并促进其书法审美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

在传统书法课中,老师们经常使用的是“口授+板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很难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起来,更别说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引发他们的思想情感的共鸣了。而信息技术具有“声、光、形、色”一体化的功能优势,能够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更形象、更生动的情境,这极大地丰富了书法教学内容。

而且呈现了诸多趣味化的元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例如:学习《汉字的演变》时,老师可以引入一部动画教育片《三十六个字》,动画中爸爸正在教孩子识字的情境,爸爸一边书写,一边讲解汉字的由来,由甲骨文至篆书,每一种文体都配上相应的图案,彰显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藉由汉字的演化,让文字在形似物的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小篆字和甲骨文字是动画片的主角,二者的组合,让图画更具趣味性,也成为一种新的象征。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象形文字被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又一幅有趣的图画,同学们看得非常入迷,他们深深地被趣味文字所吸引,并且对传统书法产生了感兴趣。

(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法演示

书法与其他文化课不同,是一门技法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运用媒介与材料时,技巧展示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讲解了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对学生进行技法的演示,让他们仔细观察被放大的藏锋、运笔、行笔以及收笔等书写过程,藉由老师的技巧示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的步骤。另外,当学生练习书写技法时,老师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呈现独立使用的书法字帖,供学生参考。

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直观演示法,开展例字的讲解和书写的演练。将一张宣纸放在了投影台的白色屏幕上,然后将其投影到了一块电子白板上,让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写的轨迹、笔顺步骤以及结构的处理。在资料的应用上,使用无纸化办公,将学生所需练习的作业,由视频展示台的录播系统进行录制,并发送到微信群,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练习的作业和任务要求。

(六)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书法信息化教学

在书法教学中,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和引导学生向教学设计的方向发展,教师就要摆脱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打破高强度的枯燥练习,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应在备课时多使用“微课”教学,教师不在是站在课堂上讲课,而是提前把课程录制好放给学生看,最好能把书法教学与学生专业职业练习在一起。

例如:档案管理专业的书法微课,“书法作品欣赏”这个环节讲课的时候不再选取名家书法,而是使用民国档案来做分析,边分析书法的同时,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职业气息。因为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尽量选取不太难的繁体字练习,多鼓励学生去识别繁体字,难的字,激发对文字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把读帖过程做的详细趣味一些,在学生临摹,书法教师最好是生动有趣的逐字逐句讲解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比如“親人”在书法课上就要把这个繁体的“親”字做个分析,何为“親人”,“九族也”一家人才叫亲,不见人如何亲,仁恩。亲而不见不为亲,亲而见之为“親”,古文“亲”还需要加个宝盖头“寴”代表是一屋一家的人。同时在相应的课程教学范围类,主张学生自主选帖,自主创作抄写诗词美文、歌词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网络资源共享交流

手机互联网是现在学生最喜爱的,在网络资源公开互享的时代,信息传播非常的快。学生常常利用快手直播,QQ直播,朋友圈等社交APP和网络互动平台展现自己的才能,来获取观众的赞赏,同时因赞赏而对网络愈发的沉迷。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在网络分享自己的所学。

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提倡课外教学采用学生为主讲人,每次课结束后,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直播写字或者发布由学生自己讲解和识读的几个繁体字,将这些讲解视频上传网络分享,任课教师专门为其点赞并转发,以求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既能满足学生上网娱乐的需求,又能加深学生对书法的关注产生更好的兴趣。在这里任课教师要特别留意网络的负面信息,及时和学生沟通,避免受到负面言语的打击。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传统的中职书法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对此,中职书法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也是对于教学模式,以及师生交互方式的创新与探索,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深度和理解深度,对于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赵玉忠.信息技术在职校书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01):227-229.

[2]韦菊讽.信息技术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42):56+69.

[3]王慧琳. 信息技术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8):2.

[4]杨捷. 信息技术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