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引进信息化教学,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

摘要 【摘要】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项事业的建设也从中收获了大量的“红利”。教育改革已然深化到学前教育的维度,而如何才能借助信息化的“东风”让学前教育“扶摇直上”就成了广大幼师必须要思考、解决的关键问题。据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围绕“合理引进信息化教学,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这个题目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诸位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DOI
作者李雪梅
出处《中国教师》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合理引进信息化教学,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

李雪梅

  贺兰县西幼幼儿园(有限公司)892501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项事业的建设也从中收获了大量的“红利”。教育改革已然深化到学前教育的维度,而如何才能借助信息化的“东风”让学前教育“扶摇直上”就成了广大幼师必须要思考、解决的关键问题。据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围绕“合理引进信息化教学,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这个题目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诸位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幼儿教育;现代化;教学策略

学龄前儿童刚刚进入身心发育的“萌芽阶段”,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和整合能力还非常的薄弱,不太适用于常规形式的教学方式,面向这一群体的教育引导应当呈现出更强的趣味性、直观化和代入感。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填补了幼儿教育工作在上述维度中的空白,一方面为幼师的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海量的资讯,另一方面也为这些资讯的具体呈现方式、路径提供了更多的选项。在笔者看来,依托于信息化教学来完善幼儿教育的工作应以下列几方面为主要抓手具体开展:

一、开发信息资源并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

作为常规教育模式的一种拓展和补充,信息化教学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相应资源,把更多的自主认知权利“下放”给孩子们,这就大大提升了幼师的综合教育引导维度。信息化课堂把幼儿当作认知活动的参与主体,侧重于引导孩子们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并自主尝试去解答问题。信息化课堂的教育载体不是传统的读物,而是更具有代入感的视频资讯,能够将孩子们从过去的跟随性认知当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以主动的模式投入到对信息的摄入和处理当中。在信息化课堂中,幼师可以通过下列两个措施来增强幼儿的认知综合效率:

    第一,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维度,积极学习、掌握制作适合于幼儿的教育视频的制作方法,利用智能终端所能够提供的网络摄录功能,把更多形式的幼教资源展示给孩子们。在对幼儿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展深度运用时,幼师首先要建立起明确的资源开发、整合目标。例如,幼师不妨借助信息化资源,带领孩子们完成对数字的认识,利用卡通化的拟人角色来演绎数字的形象、名称和大小关系以及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

第二,在对学前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多维运用时,幼师需要进一步梳理这些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把单次信息化教育的时间控制在8到15分钟左右,以便于照顾学龄前儿童尚不成熟的学习耐性和注意力,同时更要在教育资源中加入更多以多媒体技术为存在基准的动态化成分,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认知兴趣。

二、调动幼儿对于信息化课堂的参与兴趣

绝大多数的学龄前儿童远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逻辑思维,仍旧需要通过形象化的模式来形成相应的信息认知成果。在信息化教育活动当中,幼师需要突出对孩子们认知积极性、能动性的激活和利用,帮助他们进一步融入到认知活动当中并感受各类知识信息的吸引力,用自然的方法带领他们养成自主、能动的认知习惯。幼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出更为轻松、活跃的认知氛围,依托于视听渠道来有效激活孩子们的智力潜能,增强他们对于相关知识资讯的认知兴趣,令其得以形成更为良好的综合认知状态和体验感。

比如,在开展《木头唱歌声》这一部分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时,幼师不妨先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这首儿歌的主要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儿歌的无歌词伴奏播放出来并引导孩子们根据曲调的变化来“脑补”故事中的有关情节,而后播放给孩子们这首儿歌的MV让他们跟随着视频做一次演唱,最后再引导大家参照多媒体视频中的画面、场景和角色试着将儿歌的故事内容用“儿歌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

三、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作为教育体系的“始发站”,学前教育更要体现出对幼儿多方面素养的综合“奠基”作用,如此才可以为孩子们后续的成长提供足够可靠的基础。据此,幼师要将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工作拓展到对标于学龄前儿童的多素养维度提升方面上来,既要保留传统的常识性知识教育,更要相机引入诸如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劳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领域的成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和表现载体的高兼容优势来提升这些教育项目的共融、互促程度,从而让幼儿教育的执行维度得到进一步的升级。

比如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幼师不妨录制几段分别以“不要浪费粮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及“我把碗筷洗干净”等为主题的微视频,并配以与视频场景相应的儿歌播放给孩子们观看;而在教育孩子们形成感恩意识的活动中,幼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连线,从一些专门针对幼儿的德育网站中搜集更多反映“孝文化”古典故事的卡通影片来组织大家观看,并可通过实时连线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说上一句感恩的话语;等等。

 

结束语:

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教育的推动,而教育的进步也需要得到来自技术的反哺。幼师要深刻认识到构建信息化课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完善工作的执行质量,从多个维度出发引导幼儿形成更为良好的知识信息认知、消化和践行思维、能力体系,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春.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与思考 [J]. 好家长,2015(50):29.

[2]黄映玲.微课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0):29-33.

  • 相关文献